您当前所在位置: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2012-12-13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对策

论文摘要:大学生心理障碍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有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克服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有: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消除心理压力、培养社交能力、开设心理咨询课程等。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时期,由于许多主客观原因,不少大学生出现了一些心理障碍甚至严重的精神疾病,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干扰和影响。长期以来,学校、社会包括家长只重视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及道德修养,却忽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引发出许多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发生自杀事件和他杀事件。

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可塑性较大,如果能及时发现,及早诊断,早期的心理疾病会有较好的疗效。但长期以来,大学生心理障碍被错当成思想问题处理,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生活。由此可见,充分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救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造成大学生心理阵碍的主要原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世界范围内青年人的自杀率近年有所上升,占年轻人死亡原因的前三位,而20—30岁之间的则居第一位。在自杀的年轻人中,大学生高于一般青年,重点大学高于一般大学,研究生高于本科生。这种现象在世界范围内似乎具有普遍性。就连世界各名牌大学,如美国的哈佛大学也曾发生多起研究生自杀事件。心理学家普遍认为,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有:

(一)生物学因紊主要指由于先夭的遗传因素影响而导致的生理缺陷或发育不良,继而诱发心理疾病并导致心理障碍。受遗传因素影响,大学生在神经类型、体质、体型、生理生化等方面会出现先天性不足,一些大学生因生理缺陷或发育不良而产生消极心理。如:因身材矮小而产生自卑感;因身体过于肥胖而烦恼、痛苦;由于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导致的生理疾病从而引发的孤僻、偏激心理等等。这些不良心理如果缺乏正确的疏导都会引发心理障碍或严重的心理疾病。

(二)心理学因素它包括:1,性格有缺陷。崎形性格容易导致心理疾病,许多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就表现出许多怪异的性格特征,如:焦虑、拘谨、孤僻、优郁、多疑、冷淇、情绪多变等。2、意志薄弱。许多大学生的耐挫能力不强,由于人际关系恶化、成绩下降、恋爱失败、家境困难、身体状况不佳等都会造成意志消沉,而出现逃避心理、卑怯心理、消极、厌世、悲观等恶性情绪。3、性的冲突。由于当代大学生还存在着生理成熟与心理不成熟的矛盾,情绪和情感的两极矛盾,性自由、性道德与纪律约束的矛盾。所有这一切都集中反映在他们的恋爱观方面。大学生谈恋爱似乎是常谈不厌的话题。因为他们已经到了谈情说爱的年龄。自建国以来,大学生谈恋爱已由偷偷摸摸到公开进行,个别人甚至发展到在校外租房同居。择其要,谈恋爱的潜心态有如下类型:寄托型。交异性朋友,寻求解脱和慰藉,作为感情上的补充。优虑型。主要是一些大学生怕错过求偶良机,担心毕业以后到社会上可以挑选的余地更小。玩玩型。为填补内心空虚,玩玩而已。心理满足型。谈恋爱只是为了满足一种虚荣心。功利型。主要是为就业或出国搭一个桥,对对方有利可求。目的达到了,桥也就自行塌了。大学生谈恋爱成功率很低,据多年来的调查了解,一般只有十分之一。究其原因有:理想破灭,期望值过高,当发现对方不是心目中的理想人选后,往日的山盟海誓瞬间烟消云散。就业拆散,尽管原有感情很好,一旦就业分到天南海北,十有八九是各奔东西。双向淡漠,好谈好散。第三者插足,因此而出事的最多。凡此种种,都容易给大学生造成心理障碍。

(三)文化因素文化认同失调、文化不适感、多种文化在个体内心的冲突等都有可能使大学生产生不适感,再加上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变迁及文化中的不良因素影响 都会使一些大学生产生失落、仿徨和不适感,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冲击而造成心理障碍。主要因素有:①人生观的冲突。当代大学生表现出极端“个人主义”、祟尚“自我实现”,这必然造成他们与环境的严重冲突,使他们对现实不满,又缺乏合理的超脱方式而产生无所适从的心理反应,造成心理障碍。②价值观的冲突。由于受西方不良文化思潮的影响,使当代大学生崇尚及时行乐,追求感官刺激,缺乏精神支柱,从而产生消极厌世心理,导致身心疾病。③社会文化适应不良。大学生正处在社会变革时期,由于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分配实行双向选择后,在用人机制上存在某些不公平竞争,使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加之前几年某些热门专业盲目招生,造成人才相对过剩,无疑给大学生就业增加了新的困难。对某些期望过高的大学生来说,苦读4年,找不到理想的职业,无疑是最大的苦恼。但不少学生仍然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老、少、边的一套房,致使“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批人才涌入沿海开放地区,相反,一些急需人才的地区,对大学生都是望眼欲穿,“要不到,分不来,用不上,留不住”。在城市就业过程中,由于制度不完善,人为因素干扰太多,几个公章不如一个老乡。辛辛苦苦好几年,不如父母有特权。这些都会使许多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逃避心理,甚至导致心理障碍。

(四)社会因素主要是指学校、家庭及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它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文化、个性发展的外在因素,也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异常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包括①学校因素。表现在对大学生活不适应;专业不理想;学校管理混乱;人际关系紧张复杂;课余生活单调乏味;学习过于紧张;缺乏必要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②家庭因素。表现在与父母关系较差或与父母联系较少而产生优郁心理;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而造成心理压力;过分专制或过分溺爱造成的不良个性等。③社会环境。客观的社会环境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学生身心发展,社会上的一些消极现象、腐败现象,都会使大学生做出错误判断,片面夸大其严重性,而使他们出现厌世心理、失落心理和逃避心理。

二、克服大学生心理障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