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

2012-12-11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

【论文关键词】体验式心理教育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课

【论文摘 要】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新的心理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心理教育模式,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体验式心理教育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中的具体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感受,并通过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分享和交流达成共识,然后通过反思、总结、最后积累为自己的认知理念,并把它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它由五个密切关联的环节组成: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学生可以在体验式的互动中达到心理教育和心理预防的目的。

体验式心理教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教育中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理解学生的感情,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处于决定、控制、指导学生的地位,而是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是学生的倾听着和帮助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实质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思考感悟,在体验中成功。体验式心理教育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为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注重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发挥。

教育专家普遍认为,体验式心理教育是一种与传统式心理教育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传统式心理教育以理论的讲授为主,教师比较主动,而体验式心理教育倡导的理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经验是学习的重要资源,学习的提供者关键是给学生创造一种情景,在这个情景当中,学生能把过去学习工作生活当中的经验焕发出来,在教师的带领下,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常识,并在一定层面上得出总结、提升和整合,最终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所有潜能为日常学习工作生活服务。体验式心理教育不是通过理论灌输的方法,而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来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具有强大的教育情境意义且优于传统式教学。

二、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的功效

(一)体验式心理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教学,使学生形成乐学的良好心理品质

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心理教育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没有能够激起学生兴趣的兴奋点,缺乏能够让所有学生直接感知体验的过程,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学生普遍感到厌烦,学生的创造性也就很难激发出来。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则完全改变了这种状况,通过各种体验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这种互动的教学模式,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能够在体验中学、在感悟中学,这样学生上课就愿意并且很自然地学到知识,教师也能够轻松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知识。

(二)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有利于创设和谐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心理教育模式,无视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纯粹当“观众、听众”,是一种“师”为教育者,“生”为被教育者的生硬师生关系。而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体验”共置于一种情境和氛围之中,通常表现出师生的共同参与、互动、共享以及沟通、理解、感悟,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感受新知,一起领悟情感,相互取长补短,这一切都使教学双方在心理上拉近距离并产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可亲、可敬、可信的人格魅力,从而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学友型师生关系,使得教师和学生成为一种和谐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

三、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