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2012-12-10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论文关键词】心理问题 就业

【论文摘要】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也影响了就业质量和就业率。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常见心理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各高校也把学生就业视为关系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被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提升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涉及复杂的主客观因素,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高校大学生分配制度改革和招生制度改革,自2000年始,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2005年350万人、2006年410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500多万人,2009年毕业生达600多万人。据官方统计数字表明,每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约为70-75%,虽然国家以及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但仍有约30%的大学生不能如愿找到相应的工作。目前世界出现了金融危机,世界各地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大学生们普遍感受到了来自于就业的心理压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大学生能否正确对待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调整好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是至关重要的[1]。很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突现出许多不良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分析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心态,抓住就业机遇,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是十分必要的。

1.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不良心理及对就业的影响

1.1 自我同一性混乱,缺乏自我主见

自我同一性混乱在就业中明显表现出盲目从众与依赖托靠,于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有许多同学在毕业择业时,往往是低迷茫然、反复无常、见异攀比、躁动不安,缺乏主见,没有独立意识,没有独立决策能力,信心和勇气不足。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依靠自身的努力去赢得竞争、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希望于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或是依赖父母、老师、亲戚、同学和朋友,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最终形成就业不理想。

1.2 就业心理期望与现实落差明显

许多大学生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的中小城市或城镇、尚待发展的中小企业。过分地考虑择业的地域、单位的大小和经济效益,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有些学生坦言非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不去;非党政机关、非公务员不去。这些思想表明大学毕业生自我定位能力有缺陷,表现为自我定位不准,理想和现实脱节。他们往往自恃过高、眼高手低,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同时,反映在求职过程中就是不能适时地进行自我调整,重新定位,造成不能及时就业。表现为“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共存的矛盾,“挤占效应”突出,就业成本增加等。

1.3 自我认知偏差,存在自卑或自大心理

自卑与自负是择业的双敌,首先是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一些大学生自我评价过低,过低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表现在就业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过于拘谨,缩手缩脚,优柔寡断,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容易自我贬低,在消沉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和机遇,从而错失良机。有的因为学历、成绩、能力、性格方面的某些缺陷和不足而丧失勇气,悲观失望,不思进取,自我封闭,不敢参与就业市场竞争。这是大学生就业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其次是自负心理,这在部分名牌大学的学生身上表现得比较集中和突出,自觉高人一等,认为自己满腹经纶,自命不凡,四处吹嘘,自我感觉良好,使他们在择业时常常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期望值很高,在择业中挑剔、攀比,提过分要求。一旦产生自负心理,很容易脱离实际,使自己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反差,如果未能如愿,他们的情绪会一落千丈,容易陷入自卑、自责、一蹶不振,从而产生孤独、烦躁的心理现象[2]。会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失去优势,反而失去就业机会。

1.4 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