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路径探析

2012-12-07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路径探析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改革

论文摘 要: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现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针对目前的问题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径。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自从90年代在高校中开设以来,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大多数高校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体系。随着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颁布,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已经逐渐被垂青。该课程在取得一系列成就之前,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能满足大学生的现实心理需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被提上了日程。本文即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路径进行浅显的思考与探讨。

调查发现,大学生认为最受欢迎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同时最不满意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专门针对大学生选修心理健康这一课程的调查显示,近七成同学表示非常愿意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大一新生选修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数呈递增趋势。然而,很多高校中,这门课程传授的内容却令大学生大失所望,很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更谈不上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这与《意见》中要求的在高校中开展正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悖。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未受到足够重视

与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相比,心理健康课程受到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被冠以“副科”的地位[2]。在相当多的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选修课,有的学校甚至未开设这门课程。因为,高校教学模式与中国特殊的教育体制,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将政策向重点学科倾斜,以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枯燥单一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一成不变,老师教授内容枯燥乏味,有的老师甚至多年使用同样的教案。与现实问题严重脱节的理论灌输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健康教育变成学生修学分的一个手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采取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单一的教学模式反而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厌恶感。这一问题急需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有效改革。

3.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主动性低下

大学生入学后,因为环境的转变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就业与生活压力的增大,成为他们的心理障碍,并对健全人格的培养产生一定影响。消极逃避自身的心理问题,不能正面主动地去通过科学的途径疏导协调。偏低的学习主动性导致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未被学生正确利用,这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绊脚石。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