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职业学校 心理健康 教育 途径
【论文摘要】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当今许多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值得职校领导和学生管理者高度重视,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起因,进而探讨其解决方法:重在发现、及时引导,建立边缘学生的心理档案,把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点”,配备专业心理医生,完善队伍建设等。
1.前言
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中学生心理健康十大标准:(1)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2)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3)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4)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5)保持健全的人格。(6)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7)热爱生活、热爱集体。(8)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9)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10)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日益增多的职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据调查,许多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存在厌学、惧学心理,缺乏理想;不少学生意志薄弱,在困难面前缩手缩脚,不会正常的交往,不能承受挫折,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适应性差,欠缺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性格存在缺陷等等。分析他们的心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是全体职校教师的神圣使命。近日的留学生机场刺母事件、药家鑫事件,以及几年前的马加爵事件,让学生身上爆发的的心理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引起教育部门和家长的警醒。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在校学生大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职业学校的学生更加突出,他们更需要被关注。职业学校的孩子,有些会自认为成绩不好,他们容易滋生自卑心理;而作为独生子女,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意识又非常明显。他们的种种心理矛盾和困惑应得到重视,他们需要更多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值得职校领导和学生管理者高度重视,势在必行,因此,我们不要光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就业率,更应该注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应当将孩子、学生的心智发育是否正常、心理特征是否稳定、欲望需求与客观实际是否一致纳入日常关注和教育范围。要使学生成为人才的前提应当是先成人,成为一名心理健康、心智健全、心态平和的人,能够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看待世界的人,才谈得上去追求事业的成功和个人的发展。
2.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起因
2.1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社会上产生了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这往往使学生产生挫折感、自卑感、焦虑情绪,并形成人格障碍。这一点在职校学生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他们总认为自己不如普高学生,自卑心强,缺乏上进心。
2.2 家庭教育不当也是影响职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如有的职校学生家庭骄纵、溺爱子女,致使孩子任性、懒惰、自私、依赖性强;有的职校学生父母不起表率作用,致使学生了养成抽烟、酗酒、赌博等恶习;还有的职校学生父母离异,学生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母爱,甚至无人管束,致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据调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职校学生中有三分之一是由家庭教育不当引起的。
2.3 大众传播媒介中不健康的内容对职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职校学生处在特定的年龄阶段,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由于心理素质差,对一些淫秽书刊、音像制品和网上不健康内容缺乏抵制能力,容易被腐蚀,从而误入歧途。
2.4 职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心理问题较多的时期,斯普兰格E.Spranger将这个时期比喻为“疾风怒涛”期,是青少年心理的断乳期。在这个时期,一方面伴随着生理成熟、心理发展以及与异性的交往,出现了青春期烦恼、情感问题。另一方面,这个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也是最易产生逆反、对抗心理的时期。
2.5 外界环境的压力与自身所能达到的目标之间的矛盾也是造成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这种压力主要来自家长与学校,表现在对学生成绩的要求上。对职校学生来说,还面临着将来的择业问题,这关系着个人的理想能否实现,个人价值能否体现。
3.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及解决方法
3.1 重在发现、及时引导
(1)发现问题是揭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2)职业学校的边缘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等决定了他们不轻易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不主动寻求帮助。(3)对许多边缘学生来说,心理健康还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他们缺乏基本的常识,对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无法判断,遇到想不通的问题,产生了心理障碍,也不知道该向哪里寻求援助。班主任要善于和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要了解关心他们的变化。对因不同原因而暂时处于边缘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使他们能尽快摆脱困境,重塑信心。比如,曾有一名学生在一次参加校学生会干部竞选中落选了,这使原本活泼、开朗的她,一下子变得寡言少语,精神抑郁,很少参加班内组织的各种活动,这直接影响了师生、同学间关系的健康发展,而且一度产生了退学的想法。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找到她,帮她分析了落选的主、客观原因,使她认识到落选经历对于她健康成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应学会如何面对,同时表达出对她的关心、信任与期待!她的心结打开了,并很快从阴影中走出,重新找回自信!
3.2?建立边缘学生的心理档案,把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点”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对于提高当代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项教育中,目前许多学校包括我们学校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即注重到“面”的教育,通过上课、讲座的形式教育全体学生,而缺乏深入细致的工作,即深入到“点”。我认为,“面“的教育固然重要,但现实中迫切需要帮助的是“点”。即为边缘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详细了解这些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不同原因,制定可行性措施,这样才能针对不同学边缘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他们长期的、具体的、有效的帮助。针对需要帮助学生的情况,为她建立了完备的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使她很快从阴影中走出,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3.3 配备专业心理医生,完善队伍建设
下一篇:关于卫生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