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研究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建议

2012-12-05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摘要:当前研究生的心理问题的特点是:没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多于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没有婚恋的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多于已婚恋的研究生;男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多于女研究生。分析得出造成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婚恋的压力和社会的变革。针对这些情况,从重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配备得力的研究生辅导员、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同伴教育、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议。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建议

研究生作为我们国家的高层次人才将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他们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因此,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尤为重要。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是: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

一、当前研究生心理问题的特点

1.没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心理问题多于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

现在的研究生群体约70%都是没有工作经历的直读研究生。随着研究生群体逐渐转变为独生子女群体,独生子女的一些问题也相应反映到研究生群体中。他们是一直在呵护下“没长大的孩子”,人生成长经历以校园生活为主,他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路过关斩将,经历过无数次的考试,脱颖而出,人生旅途一直比较顺利,对自己的期望值也比较高,自我实现的要求比其他群体要强烈。大多数人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练,缺乏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在认识问题和认识自我时,容易脱离实际,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2.没有婚恋的研究生心理问题多于已婚恋的研究生

近几年来,笔者发现在读研究生的婚恋年龄越来越晚。研究生毕业时,没有男(女)朋友的比例越来越高。因为研究生生活方式以个体或少数人为主,社交面窄,再加上工作未定等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硕士期间没有谈恋爱。博士群体中,谈恋爱的年龄也逐渐增大,在读的博士生有很多没有异性朋友。那些较孤单的未婚恋研究生,遇到问题以后,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又不愿意与周围人交流,因缺少同伴的疏导和帮助,一些普通的、轻度的心理问题无法解决,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3.男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多于女研究生的心理问题

心理学家沙因认为在未进入成年阶段之前,人们主要的认知发展任务是信息的获得,到了成年早期,青年人处于实现阶段,运用他们的智力与知识实现有关职业、家庭和为社会做贡献的长期目标。这一阶段,青年人必须面对并解决一些主要问题,并做出重要决定。如从事何种工作、和谁结婚等等。这类问题的决策将影响他们的下半生。

现在社会依然是父系氏族社会,在传统意识中,男性将成为将来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是家庭责任的主要承担者。男生读研的目的在于将来能在竞争中更有优势。女性只要能挣钱养活自己就可以了,女强人确实存在,但是少数。女生读研的目的大多是找份安稳的工作,能自食其力,成家以后能有时间和精力更好地照顾家人。男性承担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更大的压力,考虑的问题更多更深入,因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几率也较女研究生要高。

在传统教育中,女性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绪都是被允许的,因而女性更加善于排解心中的压力和苦闷,而男性更多的是把问题闷在心里,我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因此男性较女性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研究生本人的认知水平、情绪控制能力、人格状况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内部原因。从年龄上讲,研究生大多在20~30岁之间,已经是成年人,但是由于他们从五六岁起一直待在学校里,从来没有真正的步入社会,他们的智力水平很高,但是心理年龄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他们对自我有较高的期望,但缺乏对自我的准确判断:情感发展逐渐成熟,但缺乏有效的情绪认识与控制能力,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