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高校创业教育的目的与定位问题的探讨

2012-12-05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摘要:创业教育不仅是为了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和高校自身的变革需要,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增长的内在质量。创业素质和创业精神不能泛化,而应具体落实到企业家这样的载体上。高校特别是研究型高校应创建以自身为核心的完整创业生态系统,鼓励在创业教育内容上的不拘一格和毕业生创业形式上的多种多样。

论文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生态系统;创业类型

巨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速了中国的创业教育,使这一过去处于边缘化的学科领域迅速成为高等教育的所谓“显学”。但是,这种“应急式”教育变革的负面作用必然是一拥而上和急功近利,在遭受挫折——所培养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极低之后的灰心丧气和怀疑动摇,使人们陷于迷茫与徘徊之中。以上都对中国的创业教育无益并使国内的创业教育探索期延长,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创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进行深入探讨以理清发展思路和方向。

一、创业教育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需要

创业教育在中国的兴起,除众所周知的就业问题以外,高等教育自身的变革和创新,从传统知识传授型大学到普鲁士威廉·冯·洪堡创建的第一所研究型大学(柏林大学)再到伯顿·克拉克在其著作《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所提出的创业型大学的理念,国际高等教育的改革潮流是重要的推动因素之一。但是,更为重要和深远的因素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内在需要。实际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即缺乏富有创造性的创新性产品和服务来创造社会需求,从而拉动富有质量的经济增长,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表现为经济增长的供给问题而不是需求问题。当前,最为直接的表现是流动性过剩,大量的“需求”——资金流向虚拟经济,即所谓房地产和资本市场,造成整个宏观经济发展失衡,这种社会资源配置的扭曲长期发展下去必将给中国经济造成重大的影响。创业教育是寻求新的创新源泉,把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人”作为突破口,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这是中国创业教育的起点和根本追求。面对全球竞争的格局,我们需要大量充满了创新精神和冒险勇气的高素质新一代中国企业的领军人才,以超越前人的勇气和魄力以及全新的理念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和提升。在这方面,美国高等教育走在了前列。仅麻省理工学院(MIT)和斯坦福大学两所高校毕业生和教师在20世纪中后期所创办的企业就超过4000家,雇佣人数超过110万人,创造超过3000亿美元的收入,1996年斯坦福创业企业的收入就占到了硅谷总收入的60%。美国波士顿银行1997年发表了历时7年的研究报告《MIT:冲击创新》。该报告显示,如果把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和教师创建的公司组成一个独立的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将排在世界的第24位。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创业领域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网络和信息技术为美国经济增长和全球的消费市场带来了无数的创新因子和巨大活力,使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直至本世纪最初两三年成为全球新经济的重要策源地和高新技术产业革命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心。美国从小学就开始的全民创业教育使人力资本这一最具潜质的经济增长要素显著增值并对美国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涌现了诸如比尔·盖茨的微软、葛洛夫的INTEL和麦克·戴尔的戴尔电脑等全球高技术产业的创新创业楷模。可以说,美国经济发展模式与创业教育的成功密不可分,同样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和高等教育具有借鉴作用。

二、创业教育就是培养未来企业家的教育

多数学者认为,创业教育有两种界定,狭义的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从事工商业活动的综合能力的教育,使学生从单纯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即企业家;广义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精神的人,这在实质上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大部分学者倾向于按照广义理解来定位中国的创业教育。

但是,这样的理念四平八稳,看似公允且符合实际情况,但是仔细思辨,这样的理解实在有失偏颇并且让中国的创业教育无所适从、左右摇摆,对高校的创业教育产生了明显的误导。大量学者在定位中国的创业教育时,总是以美国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的数量、成功率以及中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企业数量、比例和成功率作为佐证自己观点的重要论据,并以此作为评判中国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却又极力否认中国的创业教育应该定位于培养未来成功企业家方面,认为国内高校应该以广义的创业教育作为自身的定位,这既是自相矛盾,也是将企业家精神泛化和抽象化的理解。

在此,我们不否认企业家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但是任何的精神现象必须有一个物质载体,企业家是企业家精神最好、最直接的体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需要的是具体的创业精神和可操作的创业教育,而不是空泛的、不着边际的创业精神的培养。现实的创业问题是具体的而不是空泛的,是迫在眉睫不得不去面对的而不是远在天边,空谈创业精神只能使学生陷入迷茫,教师也不知所措。试问创业教育如果不是针对自主创业、培养企业家和具体企业创办管理的教育,那么课程该如何设置,课程内容又如何安排,教师该如何培养?如果定位于泛化的创新创业素质教育,那么现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便可有可无,没有必要设置专门的创业学科。

企业家是高价值稀缺资源,其所蕴含的能量和创造力是无限的,中国缺乏的正是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敢于冒险、富有开拓勇气的高素质新一代企业家,这是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现实社会对企业家资源的需求是实实在在的需求,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最直接和最明确的目标,而不是其他。诚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成为企业家,也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适合都愿意成为企业家,但一个庞大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队伍,必然涌现出社会所需的杰出人士。

目前,中国大学生毕业后即创业的成功率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教育部2004年所做的报告显示,全国较早的百余家学生企业中,盈利的不足五分之一;学生创办的公司,5年内存活的不足三分之一。但是,对于刚刚起步、处于模仿阶段和基础薄弱的中国创业教育而言,这是一个正常的结果,因而也就不能对中国创业教育的定位产生动摇,对自主创业、自我雇佣、创造就业岗位这样的创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产生怀疑,进而寻求以一个模棱两可、模糊不着边际的概念来替换创业教育。

实际上,创业教育的狭义和广义概念应该理解为创业教育的低级目标和高级目标,即创业教育的低级目标是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与创业素质的大学生,高级目标是培养新一代的企业家。这就如同金字塔,金字塔的顶端是未来的企业家,低端是大量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金字塔底端的宽度和厚度决定了顶端的高度。创业教育是通过企业家精神的塑造和培育来培养企业家,而不是相反。

三、大学应探索创建以自身为核心的创业生态系统

创业教育对高等教育和大学的影响是战略性的而不仅仅局限在操作层面,是高校办学理念的重大转型,而超越研究服务型大学的创业型大学的出现和日益活跃代表了未来高校发展的方向。从单纯知识传授到教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位一体,再到创业型方向的转变,是大学肩负历史使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与社会、科技发展脉搏相一致的表现。这样的转变要求大学决不能困守在学术的象牙之塔中,为研究而研究,而是走在生产力发展的最前沿。创业教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从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展成为整个高等教育的核心。高等教育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对于时代具有突出的引领作用,而反观中国的大学对时代引领作用在20世纪逐渐弱化,不仅在思想和技术领域都罕有让这个时代激动人心的创举。

1.创业教育的重点是构建以大学为核心的创业生态系统,解决创业出路问题

所谓创业出路问题是将创业想法付诸实践的所涉及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总和,解决创业所需资金、基地或创业场所等问题,这是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最为本质的区别所在,也是创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定位是大学从事理论研究和基础性研究,即是形成了成果进行成果转化的主体是高校教师或者企业界,而不是大学生。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高校的成功经验表明,作为全社会创新最为活跃的高校不仅仅只是创新思想的策源地,而且能够成为创新的平台、试验场、孵化器,形成完善的创业生态系统,实现了从科研学术成果、创新种子、创业企业到成熟企业的完整创业链条。在这一历史性的发展过程中,高校的创业教育不再是纸上谈兵、隔岸观火,大学和大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创新与创业成果转化的践行者、创业企业的管理者、成熟企业的领导者的角色,成为创业教育及其实践的中心。大学决不能将创业教育割断,只承担创业理念教育、创业知识传授的任务,而是将目光投入到创业的整个过程中。在此方面,斯坦福大学等创造了一种“创业的机制”和制度,提供了一个创新与创业的出口,解决创业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陈浩凯等通过对美国和印度两国创业教育的对比研究认为,美、印两国高校都有较流畅的研发成果转移途径,印度高校在创业初期的企业孵化与技术创新、建立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企业孵化活动的支持系统、促进网络资源与专业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印度加尔各答管理学院30%的毕业生都是创业者。目前在国内,由于体制等诸多原因,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诸多软硬件因素都制约着高校构建创业的生态网络,还远未形成学校创办企业、企业回馈学校的良性循环。就笔者所在的高校来看,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有比较高涨的创业理想,但是创业教育如果缺乏实践基地,必将是纸上谈兵。创业教育必须有一个“出口”——检验创业教育实际效果、实践创业理想的场所和条件,在此方面研究型大学应当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