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小学朗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初探

2012-11-30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朗读也是一条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朗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指在朗读中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朗读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本文从朗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功能,朗读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注意点三方面进行了阐述。朗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整合,将使学生读出一片晴朗心空。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朗读教学;有机整合;共同成长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生活幸福、事业成功必备的内在条件。少年儿童期是人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关键时期。培养少年儿童健康的心理素质,不是单单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所能完成的,它应渗透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朗读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条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朗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指在朗读中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朗读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学生在朗读中实现心理健康成长。

一、朗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功能

1. 自我教育性

心理医生发现,读书对焦虑等心理疾病能产生很好的治疗作用。一项调查发现,有着浓厚读书兴趣的人,他的心胸一般比较开阔,能正确理解生活,很少因为生活中的困难或挫折而造成心理症结,即使产生一些症结,也能很快化解。心理困惑者在朗读过程中可以有意或者无意地获得情感上的支持、认同,并通过体验作者设定情境中的恐惧悲伤,使内心的焦虑得以释放,遇事想得开,提得起,放得下,情感积极健康。

2. 潜移默化性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朗读对学生的心理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的心灵会在朗读作品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朗读过程中学生通过心理活动和作品内容之间的整合产生顿悟,那种在书中揽胜的惬意,那种在寻求中的物我两忘,是一种美妙和不可多得的心理体验。

3. 平等互动性

朗读时学生不是按部就班跟随教师和教材编写者的思路走,不是照搬别人的东西,而是结合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是对文本的“再创造”,因此,朗读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朗读过程并不是单一的,还可能生成评价、交流、碰撞、顿悟。

二、朗读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不少课文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朗读,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这样既能培养他们的朗读兴趣,也能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

1. 利用积极评价,消除胆怯心理

马斯洛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受“需要满足”的支配,驱使人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心理的,而不仅仅是生理的。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赏识,教师使用积极的朗读评价语激励学生,可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使学生树立信心,消除胆怯心理。

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学生不敢朗读。这些学生自我价值感很差,缺乏自信。我们可以用温柔的眼神给他们打气,用微笑表示支持,用摸摸头等动作来为他们加油。我们还可以用言语鼓励他们:“xxx举起了小手,真勇敢,你肯定能读好的。”“老师相信xxx能读得很棒,你试一下,好吗?”“老师很想听xxx朗读呢,你能给老师机会吗?”

学生朗读时,我们一定要用心呵护他们的自尊。教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即便学生朗读中存在着某些问题,也应该在指出问题的同时,大张旗鼓地肯定其获得成功的那一部分,哪怕是很小很小的成功,也要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强化其成功的心理体验。如“你的声音真好听,希望能经常听到你的朗读”“你朗读得很正确很流利,真不错。相信你以后还会读得更好呢”“你读得真认真啊,如果你把这个词读得再重一些那就更了不起了”之类的评价。心理学家盖茨说过:“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激起人的满足感和上进心。”作为教师我们要多关注那些胆怯的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呵护他们敏感而脆弱的心灵,多为他们创造一些体验成功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朗读激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消除他们的胆怯心理。

2. 走进激情朗读,释放不良情绪

小学生常常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如焦虑、妒忌、恐惧、悲哀、羞耻等。不良情绪导致他们在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地学习。不良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有足够“能量”时,便会决堤,造成危害。“堵”决不是办法,“疏”才是科学的心理辅导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发作时,脑中有一个比较强的兴奋灶,此时建立一个甚至几个新的兴奋灶,便可以抵消或冲淡原来的兴奋中心。朗读就可以成为新的兴奋灶。如教学《祖国到处有欢乐》一文时,朗读前我出示多媒体课件:在蓝天上自由飞翔的燕子,温顺可爱的小山羊,活泼可爱的小蜜蜂,并把这些场景制成动画。看到这些有趣的画面,所有学生都被吸引住了。然后我让他们看着形象生动的画面想象这三种小动物此时的心情,再指导朗读。学生结合平时生活中的经验,读得兴致勃勃,读小燕子的话时用又尖又细的声音,读大白鹅的话时声音粗粗的,读小蜜蜂的话时把小蜜蜂那种轻盈飞舞的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学生沉浸在激情朗读中,那些有不良情绪的学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忘却了烦恼。

我在学校的心理辅导室里放了很多书。学生来求助时,我往往会先让他倾诉,在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我常常推荐读物让他朗读。放声朗读的过程也是释放自己的过程。在朗读过程中,有的学生因为大声朗读而释放了不良情绪,有的学生在尽情的朗读中不知不觉地缓解了不良情绪,有的在朗读中打开了心结。

3. 鼓励多元朗读,满足个性需求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也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个性化学习,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朗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学生感悟文本的真情倾诉,是学生用心体验课文的情境和情感后用有声语言来表达自己感受的个体行为。

在朗读教学中,我首先保证学生有充分朗读的时间,然后慢慢地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层面,从情感和思维两方面着手,激发学生独有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朗读方法表达出来。如在教学《清澈的湖水》一文时,“小鱼吓跑了,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的景象不见了。”学生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同,感受也就不同,朗读时语速、轻重、投入的情感也不一样。有的学生朗读读时由轻到重,由慢到快,他说他想通过朗读来谴责那个扔香蕉皮的学生;有的学生读得很轻,他说他难过得都快读不出声音了;有的学生朗读时语速很慢,他说慢慢地读才能把自己的悲伤表现出来;有的学生语速很快,一气呵成,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看到那个小孩把香蕉皮扔在湖里,想到湖水污染了,小鱼吓跑了,我就急了,所以我就读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