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议解开监狱基层青年民警的心理疙瘩

2012-11-29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曾经有人说过:“能考取公务员的人是青年中的佼佼者。”也有人提出“公务员并非年青人的理想职业”的观点,甚至有公务员职业就像“围城”的说法,没进的拼命往里面挤,进去了的又想出来。不管人们怎么议论、评说上述种种说法,公务员职业人群中确实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有着迷茫心态的年青人。这一点,在作为特殊的公务员——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中显得更为突出。正是由于监狱民警的特殊身份,工作的特殊性、职业的风险性与青年人心理特点之间的不和谐,造成不少青年民警想得多,但思考工作的少;做得多,但工作得力的少;学得多,但学以致用的少;管得多,但创新方法的少。长此以往,青年民警普遍有了心理失落感,出现了对未来的迷茫心态。青年民警工作上没干好,是他们缺乏对业务知识的学习能力吗?显然不是。学不会和不愿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如何解开青年民警自身的“心理疙瘩”,更好地投入到做好本职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正确认识自身职业的特殊性。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监狱人民警察是依法在监狱执行刑罚和改造罪犯的国家工作人员,他们集执法、教育、改造、组织劳动等职责于一身,责任重大;他们在惩罚改造罪犯,传播文化技术知识 、组织监狱生产等方面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读了这段话,就能知道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多特殊,责任有多重大。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每位青年民警就应当树立一种强烈的责任首位意识,并将这种责任意识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树立责任意识也是从事任何职业的基本要求,并非为监狱人民警察所独有。不同的是,这份责任是国家、法律赋予我们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而不是消极地认为被套上了“枷锁”,只有不断地用这种责任感来激励自己,才能从思想上摒弃一些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对监狱民警职业认识的偏见,才能自觉地搞好工作。

职业的特殊性,并不是说民警都成了特殊的人,民警也还是普通人,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认识这种特殊性。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它的特殊性,医生、教师、军人都具有各自职业的特性。不少民警认为监狱工作似乎与世隔绝了,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其实大可不必这样,监狱民警同样要创新工作方法,要与时俱进,同样有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有的民警说:“我们下班后也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劳动者,理应享有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各项权利。”我很赞成这种说法,认为这是对自身的职业特殊性有了新的认识,值得我们所有人思考。

监狱人民警察职业有它的特殊性,但不能把自己看得太特殊,这样工作起来,才能放下包袱。

二、 理性看待监狱工作的现状。

监狱发展到今天,从立法到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已基本完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监狱工作的发展特别是监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狱政管理、刑罚执行、罪犯教育改造等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而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未出台,给监狱日常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民警采取不作为的态度,由监狱体制改革的直接参与者变成了旁观者。青年民警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学习能力也很强,青年人其独特的创新能力,这些自身巨大的优势往往被视而不见,究其原因,是不少青年民警对监狱工作的现状缺乏理性认识。

如何理性地看待监狱工作的现状呢?首先应当明确自身地位,明白自己是监狱工作不断发展中的一份子,任何一项工作,任何一次改革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认识到这一点,不仅能从心理上认同监狱制订的各项制度,还能提升职业自豪感。其次是要找准切入点,避免眼高手低,就从自己所管理的一名罪犯、一条线入手,思考创新工作方法。最后要理性分析自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防止一出现问题、一挨批评就头脑发热,避免出现不作为。

青年民警积极参与监狱各项工作,离不开监狱各方面的鼓励和支持。

三、 踏实做好基层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