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独立学院辅导员个别谈心工作

2012-11-28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摘要在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独立学院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独立学院辅导员开展大学生个别谈心工作的一般方法。

关键词辅导员 独立学院 心理健康 谈心

教育心理学家W. B科勒斯涅克曾说过:“任何人都没有完美的心理健康,任何人也不可能完全没有人的、社会的或情感情绪问题”。全国126万大学生抽样调查的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大学生由于承受着来自学业、家庭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心理障碍患病率竟达到20.23%,且呈现日益增多趋势。更有调查报告显示,因各种心理障碍引起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50%左右,而大学生由于自卑、失恋、受挫等心理因素自杀已占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位。面对处于心理疾病困扰中的大学生,良好的学校和班级、宿舍心理环境这些心理治疗性资源对他们的帮助固然重要,辅导员个别谈心更能及时而有效地对其进行心理干预,促使他们的心理积极健康的成长。

1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现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快速的生活节奏已经蔓延到了校园,当代的大学生已不再是只闻风声雨声读书声的天之骄子,他们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面临着史无前例的高学历社会构成,也面临着更高的心理压力。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呈现上升发展趋势。

2002年12月1日,长春市某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一名学生,因初入大学不能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自杀身亡;

2003年6月17日,长春市某高校一名大四毕业生因无法接受学习成绩下降的事实跳楼身亡;

2006年2月28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一名大四男生因为英语四级未过,从五楼跳下,结束了他魂牵梦绕四年的大学生活;

2006年6月25日,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一名大二女生从该校主楼北侧跳楼身亡;

……

以上案例,只是我国大学生心理障碍引起不良效应的一个缩影。2004年《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2005年仅上半年,北京高校大学生非正常死亡25人,其中有10人为自杀。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问题,对大学生本身、对校园和对社会都将构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2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特征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暴露与其成长的家庭,社会环境以及所处的成长阶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独立学院就读的大学生,相较其他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又有其鲜明的心理特征。

(1)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独立学院相较一般的普通本科院校,录取分数相对较低,而导致这些学生高考失利的原因,除了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据调查,独立学院学生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在高考时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直接导致高考成绩受到影响。由于承受着高考的失利的巨大心理挫折,学生入校时往往就有明显的心理落差,较容易产生挫败感和自卑感,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性,并且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如果遇到较大的压力,也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从而影响其学习和应试表现。

(2)适应能力较差。独立学院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且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旦脱离家人的照顾,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从而产生心理和生理的不适应现象,如不能及时调试和疏导,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有可能发生偏差,心理上更加容易受到挫伤,进而产生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