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

2012-11-28

培养一名大学生对社会、家庭及至本人来说都极为不易。因此,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使“天子骄子”健康成才。

首先,重视新生的学校适应教育。加强新生的入学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让其正确的面对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学校适应密不可分,大一新生刚到学校觉得一切都很新鲜,还没有对大学生活的紧张产生强烈体验,这时候给予及时的适应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防止因适应不良而造成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现象。如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让更广大的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技能、形成清晰的自我意识,学会在新的环境中平衡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建立自觉的学习习惯;加强班级管理工作,使新生能够迅速地融入一个集体中,获得归属感和安全需要的满足,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等。

其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帮助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构建一套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社会支持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社会支持是一种出现于个体活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换过程,包括情感关怀、工具性支持、信息支持和赞扬等,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家人、亲戚、朋友、邻居、同事、同学及专业机构提供的支持服务,但实际提供的社会支持与个体所感受的社会支持并不完全一致,如果个体不善于利用已有的支持源,即使社会支持存在,也不可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护航作用。要最终提升大学生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必须让他们明确感受到社会支持体系的存在,如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建立互信互动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宣传,让每个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相关信息。在学生寻求实际的社会支持时,能够通过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懂得在心理发展出现波动时寻求支持和帮助。

最后,开设心理学相关必修或选修课程,让每个学生都了解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加强对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定期举行班级心理委员座谈,了解学生的现状,对症下药;还可以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协会的支持力度,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气氛,亦可借助“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苏亚玲,谢晋晓.大学新生的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心理健康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0).

[2]刘佰桥.2007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0).

[3]智银利.晋中学院2006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07,(4).

[4]杨芙莉.浅谈大学生心理问题[J].高教研究,?2005,(3).

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