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

2012-11-27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摘要]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逐年增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分析地方师范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心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和大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教育和引导其走出困境,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推动和促进毕业生成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 大学生 就业 心理问题 成因 对策

随着我国全面推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教育行业的工资待遇得到了制度的保障,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从事教育行业,原本就处于困境中(重点师范院校的强势地位、重点大学非师范专业学生的竞争、教师行业人员相对饱和)的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大学生就业问题更趋严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一、地方师范大学毕业生主要就业心理问题

总体来说,地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能很好地参与就业竞争,积极争取就业机会,但也有少数大学生,特别是专业成绩不好、技能不强、综合素质不高、心理抗压能力不强的学生,容易出现就业心理问题。从地方师范院校学生的总体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就业心理问题:

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也是轻视自己或对自己不满,认为无法赶上别人或适应要求的情绪体验。地方师范大学生相比重点大学学生而言,相对自卑,面对重点师范院校学生的竞争,缺乏自信。他们的高中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校在办学历史、师资队伍、专业建设等也处于劣势,学生得到的培养有限,要与重点师范大学的学生进行竞争,他们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现在用人单位人为地为地方师范院校大学就业设置障碍,在公招中限定只招聘重点师范大学学生,这在无形中加剧了地方师范学院大学生的群体自卑。

逃避心理。由于就业压力增大,看不到就业的出路,学生出现消极的就业心理,对就业茫然不知所措。更有甚者不愿意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选择逃避,不思考与就业有关的问题,不去做就业的相关准备,少数学生反而在就业的关键期选择打游戏、上网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这种懈怠逃避心理不仅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择业,还导致个别学生人格退化,对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观望心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就业形势认识不清,自我定位不准确,在刚进入大四的就业初期,容易出现徘徊观望心理,特别是地方师范院校中表现优秀,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有与重点师范大学学生竞争的勇气与实力,对自己的前途有较大期待,但由于社会中一些用人的标准又让学生对未来难有把握,容易出现就业时的徘徊观望心理,表现在找不到工作时焦虑,有单位与自己签约时犹豫,往往错过一些就业的机会。

依赖心理。在就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信心和勇气不足,在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不去依靠自身的努力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家庭等,缺乏就业的主动性,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焦虑心理。在就业受挫后,多数毕业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他们或因为毕业于地方师范院校名气较差、自己的学历层次较低而不敢大胆求职,或因为学业成绩不佳、能力一般而感到烦恼,或因部分用人单位政策性歧视和过高的要求与严格的录用程序而感到恐惧。许多毕业生在求职屡遭挫折后,往往会产生一种焦虑恐惧的就业心理。他们情绪紧张烦躁,意志消沉,个别人甚至产生绝望心理,出现极端行为。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就业心理问题之外,学生还会受专业思想教育的影响,表现出专业对口的偏执心理;因在同学就业中的比较,表现出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因就业中受到打击,表现出悲观心理、嫉妒心理、追求公平的偏执心理等。这些就业心理问题,将会形成交错作用共同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就业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就业效果。

二、地方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

1.学生因素。一是心理年龄特点。大学生处于成年早期,处于职业生涯阶段的探索期,对自身的职业定位还不十分清楚,加之社会经历比较浅,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不稳定,还不善于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全面了解社会,理想往往脱离现实,不顾实际条件,就业中带着很大的盲目性。二是就业心理准备。部分学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清,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就业定位,面对初次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在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一旦遇到困难与挫折,就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三是自身能力素质。能力是人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它是符合活动要求、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特征的总和,就业能力一般涵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除了包括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应聘能力等之外,还包括学生的知识储备、专业实践能力等。地方师范院校学生总体而言,在知识储备、专业实践能力等方面与重点师范大学生的学生有差距,特别是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得过且过,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更缺乏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2.家庭因素。家庭对子女的就业心理的影响主要包括父母的期望、父母的职业定位、父母的地位和社交能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家庭环境和氛围等方面。地方师范院校的多数学生来自于本地农村,家庭的就业指导思想传统,父母希望子女留在家乡工作,学生的就业区域局限在本省;同时多数家长希望学生毕业后能找到稳定的工作,学生的就业行业也限定在教师、公务员、特设岗位等相对稳定的行业,这限制了学生就业的区域和行业,减少了就业机会,加剧了师范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3.学校因素。一是学校师范专业招生及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之间出现脱节。国家没有把高校推向市场,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没有实现市场化,一些学校根据师资来决定所招生专业及人数,脱离市场的盲目招生、盲目设置专业的现象较为严重,没有很好地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有效对接,导致不按需培养的问题。现在教师队伍相对饱和,但部分学校的师范专业招生人数还在增加,加之综合性大学也在培养师范生,进一步拉大了供求之间的差距,增加了师范生的就业难度。二是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需要。大学职业辅导教育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倾向和职业生涯。我国真正开始重视并恢复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是近十年来的事情,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一直没有受到系统和必要的心理辅导教育,仅仅到了大四才对有关就业政策、方针、择业技能和心理准备等问题有所了解,这必然导致许多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还对就业、择业等问题认识不清,产生迷茫、困惑、烦恼、焦虑、急躁等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