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新形势下大学新生心理困惑的成因与对策探索

2012-11-27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摘要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变化的形势下,处于人生转型关键时期的大学新生面临着生活、学习以及心理上的巨大困惑。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当前大学新生心理困惑的主要成因,并由此得出了从学习上、生活上以及人际关系上合理调节大学生心理困惑问题的对策建议,以便使大学新生能够以健康的心态更好地适应大学校园生活。

关键词大学新生 心理困惑 教育辅导

1 新形势下大学新生心理困惑的成因

1.1 大学新生对大学环境,大学教学模式以及管理模式的不适应

大学新生经过激烈的高考后进入到大学生活,而大学生活以及学习环境与他们以往所经历的高中生活学习环境大有不同,在新的学习内容、大学教学模式以及管理模式中,大学新生难免会有诸多的不适应,从而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迷茫的困惑,由于对学习以及生活的自主性掌握得不够好,从而导致学生对生活学习逐渐丧失了兴趣,让学生难以从困惑的心灵阴影中走出来。

1.2 新生在生活上自我独立意识淡薄,难以摆脱对家庭的依耐性

大学新生在情感上依旧处于对家庭极其依赖的阶段,不能独自挑战并克服困难,在生活上缺乏自我独立的意识。面对陌生的大学生活环境,不能摆脱对家庭的依耐性,于是容易表现出自我封闭,心理上严重的不安全状态。

1.3 人际交往障碍导致大学新生心理上的孤独感

大学新生在高中生活中终日处于学习高度紧张的状态,学生集体活动少,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锻炼,因此当他们走入大学校园,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让大学新生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如大学生大都是自主性学习,师生之间很少有学习以及生活上的交流,大学新生难以接受这种冷淡的师生关系。同学之间的矛盾以及师生之间的冷漠,大学新生难以有效地处理好,容易导致大学新生心理上的孤独,若得不到适时适当的引导,将对大学新生以后的大学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1.4 大学新生自我认知能力弱,自我价值系统受社会影响颇为深刻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他们从对大学充满了理想化的期望,同时对自我能力的认知也是非常高的。但是当他们走入大学,意识到大学并非如他们想象中的那般完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给大学新生的心理蒙上了一层失望的阴影。而大学又是云集人才的地方,曾经在高中的辉煌到了大学突然被这么多的人才给掩埋了,让大学新生被自卑心理所困惑,对自我能力的重新认知和评估,对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在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重塑的重要时期,网络的发达以及物质等各个方面的诱导使得大学新生处于心理迷茫时期。

1.5 学习动力的缺乏

大学新生高中时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进入大学之后,新生的学习目标的缺失以及学习动力的乏力让学生的学习处以一种漂移的状态,大学新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不了解,于是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学习动力的缺乏阻塞了大学新生前进的道路,延缓了新生前进的步伐。

2 大学新生心理困惑调适合对策建议

首先辅导员对大学新生的引导和适应性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大学新生与朋辈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大学新生逐步有理、有利、有节地适应大学环境,大学教学模式以及管理模式。新生入学后对于大学生活的适应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因此可以通过开展新老生交流活动,让高年级的学姐学长们把自己的生活学习经验传授给新生,让新生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能进一步增强自我的角色意识。同时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把大学的学习方法同时适当的途径传授给新生们,引导新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学习方法,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有效地减轻学习的心理压力,使自己的自学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从而不断地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以及管理模式。

通过一些学校文化活动的举行,增强入学新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新生入校前期,学生处、团委、学院学工办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举办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给新生发放一些学校的基本吃、行、住的情况,进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开展新老生的交流活动,鼓励同学之间互助合作,让学生能够在这个校园大家庭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并逐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人际交往引导。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逐步构建一种团结友爱、和谐共处的校园氛围,在学校范围内形成一种强烈的群体凝聚力,通过各类体育文艺等活动开展,促进同学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同时应该引导大学新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态度,时时刻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用“移情”的方法去交流,处处考虑到他人以及集体的利益,让自己在校园生活圈中找到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