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文化适应 心理健康 对策
论文摘要: 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不适。文章分析了文化适应过程和模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提出创建多元文化教育环境、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提高汉语水平的相关对策来解决文化适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走出自己熟悉的文化生活环境,奔赴内地高校求学,开始一段独特的文化适应过程。由于在语言、风俗习惯、生活环境、教育基础等方面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在差异感、陌生感、压力感的促使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容易产生一种包括混乱、无力、孤独、愤怒、敌意、挫折、疏离、抑郁等多种负性情绪的心理不适应感。因此,探讨由文化适应引发的少数民族学生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文化适应过程与模式
文化适应最初是人类学研究的范畴。人类学家将文化适应定义为:“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①心理学家 Graves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心理文化适应的概念 ,强调不同文化接触所导致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国内学者万明钢教授将文化适应定义为“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的文化不同的异质文化中后 ,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调整。”
文化适应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种过程。奥地利人本心理学家Adler在对文化适应进行系统研究之后提出了“文化适应的五阶段”模式假说,即“接触阶段——不统一阶段——否定阶段——自律阶段——独立阶段”,揭示了文化适应过程的规律性。在接触阶段,人们刚进入异文化环境,对新环境文化好奇心旺盛,对异文化表示出强烈的兴奋;在不统一阶段,人们开始觉察文化差异,并被这种差异压倒,感到混乱、困惑、无力、孤独、抑郁,找不到适应新文化的头绪,无法预料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到了否定性阶段,人们否定文化差异的同时,产生攻击性倾向,对异文化产生疑问和否定性行为;在自律阶段,人们能够承认文化差异,个人心理防卫性得以消除,人际关系和语言上已能与环境协调 ,行为开始变得沉着、自信,有控制力 。最后是独立期阶段,人们对文化差异的认识进一步确立,能够采取实现自我价值的行为,已能担负起社会职责,日常生活也很顺利 。
文化适应是在两种及以上的文化环境间展开的。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一个双向的影响过程。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往往是弱势文化群体要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调适。John Berry从文化适应的策略角度提出了文化适应的四种模式,即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弱势文化群体中的个体如果只注重维持原有的母体文化而避免与主流文化群体接互动,就选择了消极固守的“分离”文化适应模式;如果个体不认同原有的母体文化而一味追求主流文化,这是一种盲目顺应的“同化”文化适应模式;如果个体既不想维持原有的母体文化,又不愿意与主流文化群体保持互动,就形成了一种失范的“边缘化”文化适应模式;如果个体既保持对原有母体文化的认同,又保持与主流文化群体的互动,就是采用了积极的“整合”文化适应模式,这是最理想的文化适应模式。
文化适应过程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揭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中的心理适应阶段性特征,而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问题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
二、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
笔者曾对某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和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过深入访谈。研究显示,以Adler 的“文化适应五阶段模式假说”为经,以John Berry的文化适应的四种模式为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文化适应阶段,个体所采取的不同的文化适应模式,即文化适应模式也是一个动态发展到定型的过程。少数民族大学生刚到内地城市,周围的社会文化环境突然发生了变化,城市风貌、生活习惯、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等与自己家乡的完全不同。这种差异会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感官上受到刺激。文化刺激能够满足人类猎奇冒险的心理需求,在认知上会感觉新奇,情绪表现兴奋。但这种文化刺激时间不会持续很长,往往在数天到数个月不等,最长的不会超过六个月。在这个接触阶段,他们表现出对异域主流文化的亲近、对母体文化的疏远,在文化适应的模式上更倾向于“同化”。
当文化刺激所带来的兴奋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弱之后,文化差异对心理的负面影响便会显现出来,进入不统一阶段和否定阶段。这一阶段大约会持续3-8个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情绪会降到最低点。一是由于语言障碍、教育起点低等原因导致跟不上学习进度,学业成绩不理想,少数民族大学生会感到沮丧、自卑。二是由于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差异、语言障碍、社会偏见、价值冲突等原因,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里的人际交往并不理想。他们常常感到失落、孤独、愤懑,表现出敏感、抑郁。三是由于主流文化群体对少数民族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不甚了解,常常出现误会和隔阂,使他们感到不被尊重和重视,他们有时会愤怒不满,有时又会觉得无能为力,甚至有的少数民族学生还会有极端攻击性行为。这一阶段,他们在文化适应的模式上大多表现为“分离”,即对母体文化的亲近,对异域主流文化的疏远;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混乱和困惑的心理状态下进入边缘化的境地,即既不与母体文化保持亲近,也不与异域主流文化维持互动。
大约在6-8个月之后,浸润在异域主流文化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学习能力也有所提高,人际交往也有所拓展和延深;加之对内地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开始能够正视母体文化与异域主流文化间的差异,心态趋于平和,显示出自信、沉稳、有控制力,进入自律阶段和独立阶段。在文化适应模式上他们更倾向于积极“整合”,并由此形成稳定的文化适应模式。当然,这两个阶段的文化适应过程是因人而异。也有少数民族大学生很长时间内都不能正确认识母文化和异域主流文化的差异,找不到适应异域主流文化的头绪,在心理上产生深度焦虑,甚至引发心理疾患。
总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很强 ,所以文化适应的困境在他们身上会体现得异常突出 ,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也就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三、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能力、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对策。
下一篇: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障碍与对策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