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摘 要】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表现,究其原因,不外乎自身因素(主观)和外在因素(客观)。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逆反心理状态及其形成根源,要正确认识逆反心理对中学生的影响,从而用科学的方法对逆反心理进行调适。因人施教,对症下药,促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健康成长。
【关键词】逆反心理;形成;影响;调适
我们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常常遇到中学生有着一些特殊心理活动现象,其中之一就是逆反心理。具体表现为: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你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这在教育过程中,使广大教师比较苦恼的一个问题。在这里,我对中学生的逆反心理的形成、影响、调适等方面作一个简要的分析,以便在教育教学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逆反心理的形成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在这个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根据中学生的特点,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1 主观因素。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首先是和青少年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
1.1.1 中学生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过程中中学生渐渐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正是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掌握,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1.1.2 中学生时期中学生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由于性别意识、性意识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已。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有意无意的回避、反感甚至背离。教师诲人不倦的施教、家长苦口婆心的相劝等等,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意向驱散了。
1.1.3 中学生时期尽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老师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把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教师的对立面上。比如,我校不让学生留长发,有的学生干脆将自己的头理成光头,教师批评他时还振振有词的说:“留长发不行,理光头也不行,那我理什么头。”将事情走向两个极端。
1.2 客观因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2.1 学生所处的狭隘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既给中学生认识活动造成困难,也使他们同其他人的人际关系和所采取的行动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有的学生把尊敬老师看成是“拍马屁”;把向老师汇报情况帮助同学进步说成是“告状”“出卖朋友”;把做好人好事讥为“傻瓜”等等,这样的认识一旦在班集体中形成一种错误的舆论氛围,就会导致学生认知障碍,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1.2.2 教师工作中的失误。教师对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只凭主观臆测就作这样或那样的处理,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对学生采取不公正的态度,未经深思熟虑,不问青红皂白,采取过激的措施,如罚站、辱骂、赶出教室,甚至出手打人等,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生硬、呆板,没有因材施教,而搞满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往往导致基础差的学生的厌学情绪,从而使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信心,感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获得良好成绩,消极情绪逐渐占上风,与教师的敌对情绪也就形成了,就产生了逆反心理。
教师自身言行不一。教师把社会道德行为准则传播给学生有两条途径,一是口头讲解或劝导,另一条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这是缺一不可的,如果教师说的是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就很难发挥教育作用,这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也会使学生反感,使学生对一些正面宣传教育的信息产生逆反心理。
1.2.3 家庭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范围内,社会、家庭中的许多不良因素也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如家庭的破裂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良媒体等,都可能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造成危害,腐蚀他们的心灵,导致极端的逆反心理的产生。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中学生出现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所突出的一种心理特征,我们教师要正确看待这一种现象,正确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不能将学生出现逆反心理视为洪水猛兽,这对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是不利的。
2.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影响
逆反心理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通俗一点说,就是指约束自己行为难控制或别人的语言要求有意违抗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消极影响: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青春期学生思维活跃、自立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它反映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它的特征是学生对教师和家长有明显的“反控制”和“对抗”心理。如:你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越禁止,我越感兴趣;你说他好,我看他糟等等。
比如,有的学生家长反映,天气凉了,孩子出门时,家长要求多加一件衣服,孩子就是不愿意,回家后孩子感冒了;或一问到孩子的成绩孩子就反感、回避等。这些消极的心理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甚至会影响到以后社会的安定及和谐。
与学习其它学科相比,中学生在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时的逆反心理表现的较明显、强烈。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逆反心理具有排斥性,它严重影响着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信任,往往对思想品德教育采取冷淡、怀疑的态度,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一个学生说话办事常常有逆反心理支配着,时间久了就会导致他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和群的病态性格,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学习被动,不利于正确人生观的形成。逆反心理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转化,大大削弱甚至葬送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及时调适,使之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积极影响:对于逆反心理我们不能一概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我们老师和父母都不是圣人,在教育方面,我们难免也有误区。从一定意义上说,逆反心理中也蕴涵着独立、主体意识的觉醒,蕴涵着求异、创新,崇尚自我,民主、平等的时代精神。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使学生能够以健康的态度迎接竞争和挑战。
总之,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逆反心理向积极的方面发展,调适其消极的方面,这样才能形成健康的人格。
3.思想品德教育中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方法
逆反心理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然而,逆反心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正确对待这一种现象,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科学方法,在教育过程中认真分析,努力解决,可以避免向消极方面发展,甚至可以向积极的方面发展,形成独特的个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
3.1 全面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这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教育学生,不了解学生是行不通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是如此。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思想急剧变化的时期,他们既具有一般普遍的身心特点,同时,由于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等差异,各个学生表现的个性心理及品德的差异也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特别是要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因为个性差异往往是他们产生与众不同或逆反心理的一个诱因。了解学生还要善于从多侧面、多角度观察分析,发现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人的天性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中学生更是如此。一旦他们有了进步,就应该立即表扬,特别对待后进生,教师就更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全面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的同时,恳切的提出希望,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和前程,进步得更快,这样对于疏导中学生逆反心理是大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