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心理机制与对策

2012-11-20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摘要:分析了在网络时代青少年中新出现的心理障碍——“网络成瘾症”产生的心理机制,认为它与青少年期个体特殊的心理矛盾冲突及个体的个性特征有关,并提出了在当前条件下避免与矫正这一心理障碍的主要对策。

论文关键词:网络成瘾症;心理障碍;心理机制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至2000年6月30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有650万台,上网用户达到1690万,预计这一数字在短时间内还将成倍增长。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优点,又有信息量大、传播及时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将成为未来人们交换和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同时,一种主要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的行为心理疾病——网络成瘾症(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也随之出现了。这种病症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凯伯利-杨(KimberlyS.Young)于1995年提出并着力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这一心理疾病也在互联网使用者中蔓延开来,并引起了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工作者们的广泛重视。1997年,凯伯利-杨组织成立了第一个网络心理障碍诊所。1998年,她出版了名为《陷入网中:网络成瘾的判定与有效对策》的专著。2000年11月,首届全球网络成瘾症研讨会在瑞士苏黎士召开,各国专家就这一病症的实质与对策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网络成瘾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患者大量的时间花在上网或与上网有关的活动上,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即使在较短时间内不上网,也会出现类似戒断症状的表现,如焦虑、注意力不能集中、烦躁不安等。凯伯利·杨将网络成瘾症患者分为五种类型:色情内容型、聊天交友型、网络游戏型、网络信息过度收集型和单机游戏型。调查表明,在我国,上网人群主要是青少年,以上类型的网络成瘾症也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身上。近几年来,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学、大学中不断报告有青少年因沉迷互联网而导致学业荒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案例。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估计这类心理疾病将出现蔓延趋势。

因此,研究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发生的心理机制,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是当前网络社会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从心理机制上看,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发生是与青少年所处的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分不开的。在青少年期,个体心理发展中出现了种种矛盾现象,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闭锁性与交友意向的矛盾、求知欲与认识水平的矛盾、性冲动与自控力的矛盾、要求理解与难为他人理解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另一方面,日益普及的网络是对现实社会的虚拟和“克隆”,如果青少年的上述矛盾心理在现实社会中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与释放,再加上个体特殊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就可能使青少年在网络的虚拟社会中找到缓解这些矛盾的途径而不能自拔。具体地说,形成“网络成瘾症”的心理机制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闭锁性与交友意向的矛盾影响下的交往心理的作用

青少年期是个体交往需要最强烈的时期,交往也是青少年社会化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由于心理不成熟、交往经验和交往技巧缺乏等原因,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闭与防御心理、自卑心理、交往恐惧、自我中心等,从而导致在现实中交往的失败,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在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主要是通过互发电子邮件与电子贺卡、在网上聊天室聊天和使用网上联络与聊天软件(如ICQ)等手段进行,这种交流具备了人际交往的所有条件与特征,更方便和即时,更重要的是使交往双方逃避了在现实交流中必须要面对面的压力,而且可以向对方隐瞒真实的身份、年龄甚至性别,以一个虚拟的“我”来与对方进行交往,这就使部分青少年觉得这种交往方式更随意、没有压力,既避免了现实中交往的紧张、不适应心理,又满足了交往需要,于是逐渐地乐此不疲。根据国外的研究,网络成瘾症的患者多为有不同程度的躁狂抑郁症和社交恐怖症的人,从个性特点上看,他们具有敏感、喜欢独处、缺乏社会交往等特点,这些正是这种心态的表现。

2.性冲动与自控力的矛盾影响下的性好奇心理的作用

青少年正处于性意识从萌发到日渐明确和成熟的阶段,时常被性意识和性冲动所困扰。另一方面,又由于心理幼稚,意志力不坚强,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较差,再加上在当前获得正确性知识和性教育的渠道不畅,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性好奇心理。同时,在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与黄色、暴力有关的内容。据有关调查,在互联网上与娱乐有关的内容中,有47%与色情有关,并且与其它媒体的同类内容所不同的是,互联网上的这类网站几乎是对任何年龄的浏览对象都不加限制的,而青少年的监护人或网络管理人员在限制此类内容方面又存在着较多的技术问题,难以完全杜绝。这就会使得青少年有意或无意地接触到有关信息后而不能自拔,成为“网络色情成瘾症(CybersexualAddiction)”的患者。这不仅不利于这部分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可能诱发性犯罪的动机和行为。

3.求知欲与认识水平的矛盾影响下的“信息占有”心理与探索心理的作用

青少年个体求知欲旺盛,获得和占有信息的需要较强烈。而互联网上的信息丰富、直观,形式多样,易于理解和接受。这一切都会吸引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使他们成为“天然的网民”。但如果分不清这些大量信息的实质,不加选择地加以接受和占有,就容易走人误区。在这种心态作用下的“网络成瘾症”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守财奴”型。这类人或者每天从网上收集大量并不重要的信息并分类,唯恐有所遗漏;或者下载和学习使用尽可能多的、而实际不急需的软件,登记注册大量的免费邮件列表和电子信箱,也有的不断尝试从网上购买商品和服务,参加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等等,严重者甚至表现出一种类似强迫的症状。另一种是“黑客型”。他们对网络安全技术与破解方法具有强烈的探究欲,并以攻击和破坏网页、非法进人加密网站获得资料以及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等来显示自己的能力,从中获得成就感,成为网络“黑客”。这种类型的网络成瘾症也可能会导致网络犯罪的发生。

4.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影响下的幻想、玩乐心理的作用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好幻想,但容易脱离现实,看不到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距离,部分人因此会沉缅于幻想不能自拔。电子游戏给他们的这种心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现的渠道。部分青少年之所以迷恋电子游戏,是因为在玩电子游戏的过程中,个体始终存在一种“自居”作用,即把自己想像成为游戏中具有超强本领的英雄人物,最终能通过努力完成“伟大”的使命,以此获得成就感。再加上电子游戏中多媒体和三维技术的运用,更符合青少年的接受心理,使他们乐此不疲,达到痴迷的程度。而网络上的游戏资源更为丰富、获得更为方便,并且可以通过“联机”,从传统的电子游戏的人与电脑的互动变为多用户网络游戏(multiuserdungeons,简称MUD),即用户使用自己的计算机登录游戏中心,扮演不同角色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且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据调查,以前迷恋单机电脑游戏的中学生在网络普及后又都转而成为网络游戏的迷恋者。他们上网的最主要活动就是玩游戏。

对于网络成瘾症的最终原因,在国外已有的研究中有着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简单地把它归结为互联网的出现,理由是没有互联网的出现,就不可能有这种心理疾病的产生;另一种观点倾向于把它归结为患者的人格特征,如美国心理学家凯兹和艾斯波登(Katz.J.E.&Aspden.P,1997)认为,互联网本身能扩大人们的交往范围,帮助使用者更容易地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对人的心理健康是有益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不在互联网而在使用者。实际上,从上述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心理机制分析可以看出,它的出现并不像有人认为的那样是必然的,也并非是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缺陷所导致的。因为互联网的实质是一种传递与交流信息的工具,本身并不具有使人产生成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