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民族地区高职高专大学生心理问题阅读治疗的研究

2012-11-20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摘 要]阅读治疗法是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高校图书馆应该利用馆藏文献资源,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展“阅读治疗”服务,为大学生解除心理问题,增进身心健康提供帮助。

[关键词]阅读治疗法;阅读治疗服务;心理问题;高校图书馆

“阅读治疗法”又称“读书疗法”,最早运用于古希腊的图书馆内,当时图书馆员常利用图书馆里的圣经或道德经书来治疗患者。这些患者指的是精神及心理障碍者,所以人们称图书馆为“灵魂之药”。在我国也早有“读书治病,读书养身”的说法。近年来,阅读治疗法逐渐受到重视,是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

1 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治疗服务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情感态度也呈现复杂多变的状态。心理素质差的大学生,容易受到复杂多变的环境所左右,从而产生心理问题,表现出遗忘、错觉、焦虑、冷漠、固执、攻击、情绪低落、心烦失眠等现象。大量研究证明:阅读治疗法对治疗心理问题是有效的。大学生在阅读中,一方面能满足个人兴趣与需要,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另一方面,阅读是一种精神活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作品进行感情交流,在作品的激发下,向作品投射自己的情感、意愿,产生激动、沉思、喜悦、悲伤等多种心理效应,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宣泄,达到稳定情绪、释放紧张、淡化抑郁的目的。可以说,大学生在阅读中,通过个体的选择与内化,增长了知识,并渗透于自己的人格中,使自己具备良好的品德与渊博的学识,提高心理免疫能力。这是许多药物难以达到的效果。

到图书馆阅读,比到心理咨询室更让人容易接受。一些大学生,因为种种顾虑,不敢走进心理咨询室。但是到图书馆就不一样了,因为图书馆是人人都可以到的地方,到图书馆阅读,没有顾虑,心态较为放松,更受学生欢迎。

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利用其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开展“阅读治疗”服务。

2 高校图书馆应用“阅读治疗法”的方法

2.1成立阅读治疗研究小组

成立由心理咨询教师、图书馆咨询馆员、大学生代表等人员组成的“阅读治疗研究小组”。心理咨询教师负责设计心理调查表,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培训,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图书馆咨询馆员接受学生咨询,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推荐文献资料;大学生代表是图书馆与大学生联系的纽带,他们能及时向研究小组反馈学生情况,并把有关资料送到学生手中。实施阅读治疗服务,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多渠道了解学生心理,有的放矢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2.2开辟“阅读治疗阅览室”

图书馆藏书丰富,大学生在求助文献时,查找比较麻烦。因此,要更好地开展阅读治疗服务,必须开辟一个专门阅览室。在藏书设置上,以心理学书刊为收藏重点,并辅以哲学、文艺、生理卫生等类型书刊。并根据各类书刊的治疗作用分类排放,放上相应的导读标志,方便学生的选择,如:《诗经》平静人的心境;《唐诗三百首》治疗抑郁症;济慈的《睡去》治疗失眠症。《大众医学》《青春期知识与健康150问》解除性困扰等等。在布局上,整个阅览室应该清新整洁、宽敞明亮,读者身处其中能放松心态、平和情绪。并且开辟一小块地方,读者可以在那里与咨询馆员交谈。同时在阅览室里放置阅读记录本,读者可以在记录本上提出问题,也可以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写下自己希望能看到的书刊。这样随意地交流,效果更好些。

2.3开展导读工作

开展导读工作,首先是编制专题文摘与书目,可以把有关书刊中比较好的文章加工成文摘,或编制成诸如人际交往、性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专题目录,供大学生们查阅。例如,我馆作了《求职面试技巧》《大学新生心理调适》《人际交往》等几方面的专题文摘,发到学生手中,方便学生查阅。其次是作专题板报,通过板报的形式向学生宣传“阅读治疗法”,同时推荐有关书刊。通过多种形式的导读,提高了书刊在心理治疗中的利用率。

2.4培训咨询馆员

作为咨询馆员,不但要具有图书馆学知识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还必须了解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哲学、医学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及心理咨询的一般技能。浙样才能准确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正确推荐书刊和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做到在最适当的时机,提供最合适的图书,给最需要的读者,才能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2.5利用多种媒介开展“阅读治疗”服务

2.5.1开展网络“阅读治疗”服务。现代社会是网络社会。大学生们每天都可以从网上获取大量信息,因此不能忽略了网络这一块。可以把专题书目、文摘挂上图书馆主页,定期介绍心理卫生知识,开辟BBS和图书评论栏目,让大学生们可以随时在网上互相交流。同时,咨询馆员可以通过在线聊天、电子邮件、网上留言等方式接受大学生的咨询,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试及判断,推荐相应书籍及资料。这种方式保密、简便,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深受学生的欢迎。

2.5.2其他形式的“阅读治疗”服务。“阅读治疗”不仅仅局限于一般意义的“读书”,只要任何涉及语言文字的媒介都可以使用。如:录音带、录像带、光碟、电视节目、电影甚至读者创作的作品等,都是很好的资料。我馆在进行“阅读治疗”效果实验时,利用多媒体对实验组进行了一系列的辅导,如:观看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中的专题节目,观看曾仕强先生的《中国人际关系》讲座录像、余世雄先生的《管理者的情商》讲座录像等,看完后由辅导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思考其中的含义,并加以讨论,让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学生们学会管理情绪及与人进行有效地沟通,再也不会沉溺于不良情绪中。学生们在写心得体会时提到“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能让别人适应自己的生活,而是自己去适应群体生活。”“我觉得,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是理解与忍耐。”……从这些感悟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这种形式的“阅读治疗”,学生心情轻松、印象深刻,效果更为良好。

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现有电子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治疗”服务。

2.6运用实验确定疗效

我院图书馆在2005年开始运用以上方法尝试对学生进行“阅读治疗”活动。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治疗效果,2006年12月,我们进行了一个“阅读治疗”对比实验。首先对200名自愿参与实验的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集体实施测量。从中选取SCL—90总分超过160分(含160分)的86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开展实验,其中,实验组43人,SCL—90测试总分超过200分(含200分)。对照组43人,SCL—90测试总分在200分以下。

从2006年12月至2007年4月这段时间里,我们对实验组开展“阅读治疗”活动,对照组不开展。4个月后,再次对这2个组实施测量。以被测人第一次测试的结果为基准,与自己第一次测试的结果相比较,第二次测试的结果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