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关键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
[论文摘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不同形态的逆反心理是一种较有影响的定势心理形态,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应给予极大的关注和认真的研究。我们要深刻揭示逆反心理成因,既抑制其消极的一面,又引导其积极的一面,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逆反心理本身并无褒贬之分,它有?肖极和积极两种表现形态。逆反心理的消极表现形态是在形式上为抵制而抵制,带有盲目性,必须反对和扭转;而逆反心理的积极表现形态是在内容上反抗认为不合理的事物,有自己的思维视野和想法,鲜明地表现出主体对某些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应该鼓励、引导和扶持。
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成因
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面将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载体和教育环境四个方面思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成因。
(一)教育者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即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里主要讲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四个方面。
1、政治素质。教育者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无论是表扬、批评或宣传一种观点,不能夸大或缩小,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否则,非但不能引导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质的健康发展,而且会使受教育者对许多重大的原则性问题模糊不清,猜测怀疑,产生逆反心理。
2、道德素质。教育者的崇高人格、模范行为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教育者如果不注意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以致造成“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现象,即使讲得多么生动形象,也不会引起听者的共鸣,反而会引起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甚至对教育者不屑一顾。
3、知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如果教育者学习不够,理论知识不扎实,专业知识不深厚,文化知识不宽广,找不到让学生充分信服的理论依据,不能充分发挥“真理的力量”,就难以做到“晓之以理”,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蔑视教育者。
4、能力素质。教育者要具有多种能力,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才能充分说理,处理问题有较好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反之,能力欠缺的乏味教育,使大多数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时常有一种戒备心理,“敬”而远之,心里话不愿和他们讲,不大愿意接受他们的教育,其教育结果是入耳未人心,感情上不易接受,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双重逆反心理的抑制引导
当代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感情成分多于理性成分的不成熟心态,必须看到它求异求新、有着创新开拓的趋向和可能。因此,我们对逆反心理的评价应持辩证的观点,对消极的逆反心理要抑制和扭转,对积极的逆反心理要鼓励、引导和扶持,而不是彻底地矫正,更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消除”。
(一)对消极的逆反心理要抑制和扭转
1、提高教育者素质。教育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正确定位,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思考和总结,使自己不断长进,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认识更加符合实际,能够与受教育者打成一片,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适应新的挑战,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2、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者要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强、自我教育能力强的特点,运用民主式、辩论式、竞赛式等形式来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发动学生搞活自我教育,培养他们辩证科学的思维方法,把学生引导到有利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范围内活动。要适时加强形势教育,使学生可以正确地分析社会现实,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信心。
3、改革教育方法。教育方法只有随着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起到沟通主客体桥梁的作用。网络时代,信息流动更为畅通,习惯上用防堵的方法去控制其消极影响已不再成为可能。要从显性型向显隐结合的方式转变,要从单向灌输型向双向交流互动型转变,要从“防堵型”向“疏导型”转变,教育者只有在知识的传授中,讲清两面理,针砭利弊,疏导中做到引而不发,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而得出必然结论,才能有利于减少逆反心理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