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对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理性思考浅论

2012-11-20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关键词:考试作弊 特点 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论文摘要: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在各类高校均不同程度存在,严重影响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高职学生由于入学基础、学习方法等原因.对基础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的适应性、成效性较差。因此,考试作弊的现象较为突出。本文通过理性分析近年来高职学校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及产生原因,以探寻减少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从1999年开始建立,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着具有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的新生力量。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在职业规划、研究方向等方面有着本质区别。因此,在教育、教学开展方面也应具有自身的特点和方式。但是.高职学生由于入学基础和学习自觉性差、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对基础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的适应性、成效性良莠不齐,导致考试作弊现象在高职学校学生中表现日益突出,虽然学校教育管理部门早已对此现象引起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但考试作弊仍屡禁不止。目前.考试作弊已成为高职学校学生教育与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考试作弊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更有甚者会影响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以及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为社会诚信道德观念的建立和发展埋下了种种隐患。

一、高职学校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特点

(一)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思想惰性和认识误区

通过对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调研,我们发现现阶段高职学生对考试作弊行为的看法实在令人担忧。不少学生都认为“我们是学习技术,不是学习理论所以考试作弊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况别人都在抄”,“我擅长实践操作,不擅长死背书本,所以只有作弊”,“什么诚信不诚信的,只要能过关,看看有什么了不起的”。很多学生没有把考试作弊同个人的诚信做人、思想道德、刻苦努力才能学到真本领这个道理联系起来.不认为“作弊可耻”。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作弊被抓住只是运气不佳.并不以作弊为耻。

(二)作弊范围广泛

近几年学生作弊范围较之以前有所扩大,在调研中我们分别从作弊行为的横向和纵向角度对作弊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出目前考试作弊从学生数量和作弊课程数量等横向角度分析主要表现为:一是作弊学生范围广。以往是部分高年级学生才伺机在考试中作弊。而低年级学生刚进入学校。在逐渐熟悉和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对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和作弊的危害有所畏惧,考试作弊的情况相对较少。而现在许多刚入校的学生由于入学知识基础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和对待大学的学习,或视学校的规章管理制度于不顾.作弊行为逐渐成为常态。同时,不仅学习差的学生为了通过考试挖空心思,连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为了奖学金、入党也会铤而走险;二是作弊课程门类多。高职学校都会开设一些公共必修课程,学生多认为课程与本专业不相关而出现厌学和抵触情绪,平时不用功,为通过考试而作弊。现在还发现许多专业基础课程也存在考试作弊,这些课程的学习本应是学生为适应今后社会发展需要和增强社会竞争力而必须掌握的专业基本知识。而许多学生却连最基础的专业课程都不能认真学习,为蒙混过关选择在考试中作弊。从纵向角度分析,主要表现为各级各类考试中都存在作弊。以往学生多在学校内部组织的考试中作弊。虽然这样的考试作弊被发现也将面l临无法毕业危险,但还是有很多学生为通过考试铤而走险。但近年也发现,在国家、社会组织的各级各类考试中如专升本考试、四六级考试、公务员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会计资格考试等,学生作弊事件也时有发生。

(三)作弊手段复杂

现今学生考试作弊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使监考老师防不胜防。现在比较常见的有:交头接耳;传递答案;偷看教材、笔记;将考试相关内容写在手上、桌面上或是铅笔盒等文具上:微缩复习资料;利用手机短信传递答案,甚至利用隐形耳机、针孔摄像头等高科技产品.有预谋、有组织地进行作弊。

二、高职学校学生作弊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各种环境的复杂性是作弊现象出现的基础性原因

首先,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目前,我国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转型期人们对传统的怀疑、批判,使得传统的价值观念、意识系统崩塌,以“利”为目的逐渐主导了人们的行为和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诚信缺失成为我国社会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整个社会各领域的诸多不诚信现象,让置身于象牙塔中的学生们认为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不诚信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生存手段。这逐渐导致大学生们失去对不诚信行为的耻辱感,对考试作弊行为也不以为耻。

其次,家庭环境的教育缺失。现在的大学生已基本是“90后”。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家庭把子女的学业教育问题看做是家庭生活的头等大事,望子成龙也是大多父母惯常心态。学习、生活、就业已将整个家庭的资源占用殆尽。但在注重对孩子智力教育的同时,许多家长却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诚信教育。更有甚者,部分家长自身许多不道德、不诚信的行为使孩子从小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对“是非”“对错”失去了正确的判断。

再次,“读书无用论”的负面影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推进和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额的教育费用、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目益突出。尤其是近两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非常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例如,就陕西省而言,各类高校数量150所,居全国第3位,其中近一半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职学校每年毕业生近10万.就业率仅7%左右。2009年更是一个高峰期,全省高校毕业生30万,高职学校学毕业生1O多万,其中女生占1,3以上。在调研中经过与学生的交谈,我们发现许多高职学生深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习。很多学生都觉得“上大学毕业了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失业”。他们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读书就是“混日子”.“混一张文凭”,因此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平时不用功,上网聊天玩游戏,到考试时,因面临无法毕业、退学等压力的影响,只能通过考试作弊的手段蒙混过关。

(二)学校教育管理的不适应性是作弊现象出现的客观性原因

首先,教学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第一,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是由本科院校聘请而来,固然本科院校老师有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基础,但是这也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高职学校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应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实践和技能的培养,本科院校老师在这方面恰恰是比较薄弱的。这就使很多高职院校办成了“本科压缩型”教育模式.也使学生无法适应教学和课程的设置而走上作弊的险途。另外。目前一元化的课程体制忽略了学生的智力、个性、兴趣以及能力水平的差异。在一元化的课程体制下,学生学习统一的课程.不论学生思维水平的实际情况如何,都在同一层次上进行教学。嗵应这种体制的学生在考试中可以获得好成绩.但对于不适应这种体制的学生.因为不愿意承担无法毕业的风险.就选择在考试中作弊;第二,某些课程或内容陈旧,不能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或与高职专业联系不大,使学生觉得“学无所用”,“学非所用”,因此对课程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产生抵触情绪。

其次,考试制度的因素。当前,高校考试在考试形式、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潜在地鼓励了种种作弊现象。四铡如,在考试形式上,形式单一,多以闭卷笔试为主要考核方式,这些重记忆而轻理解的考题往往比较容易作弊;在考试内容上,某些课程死记硬背的内容比较多,而且对于同一老教授的同-VJ课程来说,近几年出的试题内容多有重复,这就又给了学生可趁之机;在考试方法上。不少高职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仍多以期末考试为主要依据,而且考试多以笔试为主要形式。平时不用功的学生为争取过关只能冒风险考试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