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阅读转型及其文化心理透视

2012-11-14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 阅读 转型 文化心理

论文摘要:信息时代的来临进一步增加了人们对海德格尔所说的技术社会的认识,在技术的冲击下,作为传统文化之载体的书籍文化处身于各种视祭景观的包围之中,人类如今的阅读活动及其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改变。这样,在一个消费的时代,青年亚文化逐渐提升为主流文化。在这种文化许多表征形式的背后,深藏着当代青年审美心理的改变,由于这种改变,传承文明的书籍和讲述两种方式正遭遇到巨大的危机。

被称为“阅读”的行为一直滋养着人类的精神生命,历来的饱学之士都对阅读抱有一种景仰的情怀。阅读既与创作相关,更也纸质文明相联。进一步,它与传统手工文明、农耕文明这些特有的生计经济方式,以及前电力时期特有的照明效果紧密相联。由于这样的特点,阅读行为具有本雅明所讲的那种“独一无二性”,它具有“灵韵”。

本文立论的对象,是与成年主导文化相对应的青年亚文化。不过我们认为,在工业社会及其之前,社会文化是生产型的,其主体是成年人;工业社会之后,社会文化是消费型的,其主体是青年人。在今天这个迥异于传统文明的时代,青年文化已然是一种主导文化。由于较之以往的时代,人类如今的交往模式、身体经验乃至整个艺术文化样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力图关注的问题是:技术时代的阅读活动在青年文化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当代青年的审美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无书的时代不读书

当代诸多学者普遍将我们所处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以及消费的、媒介的、后现代的和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其鲜明特征是机器、技术、管理以及商品交换法则在日常生活中作用的凸显,其必然结果则是马克思、卢卡契所说的人的全面异化。这种异化导致人与人之间深层的心理隔膜,并使现时代人类产生深刻的“孤独”体验。

在<书写与差异>中,法国著名思想家德里达表达了对“书”的完结的无限忧虑。他认为有一种与拼音文字密切相联的“书的文化”,这种文化“与整个西方历史密切相联”。但是,这种文化受到了某些新技术(主要是交流技术)的威胁,这些新技术不再需要“书的书写、交流、传播模式”。这样,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一方面接纳新技术,一方面以自己的方式与之抗争,以保存一切与书本文化相联的东西——“不仅仅是卷轴的形式,还有阅读的时间、阅读的耐心及阅读的个体空间,即一切与书文化相联的品质”。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的馆长皮埃尔-罗森堡曾经称赞说,世界上有一本书“几乎就像<蒙娜丽莎>一样著名”,这本书就是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贡布里希(E-H-Gombrich)的<艺术的故事>(StoryofAt)。在该书第十五版前言中,作者也说了一番与德里达类似的话:“悲观主义者有时告诉我们。在这个电视时代,人们已经没有读书习惯,特别是学生,他们总是耐不下心来,通读全书,从中得到乐趣。”口]似乎和德里达一样,贡布里希非常希望“悲观主义者说错了”。然而没错,今天大家的确习惯不读书了!

如果说,德里达是在深表遗憾并积极地抗争:这是一个“无书的时代”;贡布里希则想说:在这样的电视时代,人们正在变得“不再读书”。在他们这些话的背后,我们发现。这个时代一个共同的事实是:书的文化消失了,对书的阅读消失了。

我们知道,“文化工业”是伴随资本向文化市场的转向而来的,在根本上它是一个极具“总体性”的策略,包括流行音乐、电视、电影、通俗小说等复杂种类的大众文化生产。在这些类型中,总是那些最具消遣价值和娱乐特色的产品能够方便持久地占有大众。即是说,高雅文化在市场中遭受的阅读冷遇、通俗消遣文化在市场策略中掀起的消费狂潮以及纸质媒介占有大众的劣势、电子媒介凸显出的优势,直接导致传统阅读在当下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缺场。因此,一方面。书刊市场确实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但电视始终是抢夺大众时间的最大赢家;另一方面,不少人都能从书城买回大量图书,从互联网上下载大量电子文本,可是真正静心阅读、从中获得享受甚至潜心问学的却寥寥无几。这样,曾被视为民族国粹的传统经典.知道的人已经越来越少,更不用说熟读成诵。

不读书,首先意味着这个时代听觉的消失。原先的书,是我们阅听的对象;今天的书,仅仅是阅视的对象。或者说,仅仅用于观看。由于视觉相对于听觉的霸权地位,这个时代的文化景观就变成了单一的视觉文化。

二、阅读的转型

1,“看”的分野:凝视与扫描

“看”作为人类获取经验的手段有两层意思:一是传统的“凝视”,二是现时代最为典型的“扫描”。前者是一种静观,它需要主体心中深刻的时间体验,这种体验最早发生在手工劳作当中;后者是一种动视,它追求视觉移动与消费的速度,目的是消除主体心中的时间体验,这种体验始于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消费。静观在不问断的时间体验中建构起我们对传统生活的完满印象,动视首先将纵向的时问联系斩断,其次在横向的空间建立新的联系。实际上,从资本主义生产对劳动时间的计量开始,这种纵向联系就已经被人类对利益的追逐所斩断。即便资本主义生产没有这样做,现代科学技术对时间的精确把握也必然打破时间的“流动性”,何况基于越来越精细的社会分工而产生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也必然带来横向的干扰。有一个事实很有意思,当代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时间的科学测量已经高度精确,但人类对时间的内心体验反倒散成了“碎片”。不难发现,现代人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大块的完整时间(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理时间)。因为现代人的心理时间已经被变化着的外部世界分割为无数细小的片段,不再有那种“绵延”的心理体验,所以我们已经不大可能再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对象专注地投入完整的时间。总之,经济的需求,科技的力量,心理的诱惑,三者共同完成了对连贯时间的分化,并在解构时问型文化的同时,实现了对空间型文化的建构。

传统时代,看即凝视。我们看世界,看书,看艺术作品,看的对象是现实中地上的“形”、天上的“象”,以及人类自己创造的形象与文字。这方面最典型的观看对象是艺术作品尤其是美术作品,那里的“看”往往表现为一种特别专注、特别持久的“凝视”。甚至可以在对象身上完全融入自我,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凝视能为主体创造出悠远的心境,是人类远离俗世纷争、体悟艺术至境、揣摩宇宙大道的最佳选择。所谓“澄怀味象”、“天人合一”是也。通过这种“凝视”,我们力图运用自己的心智穿透对象,实现人类的自我超越;同时,在那种“凝视”中,作为观看对象的艺术作品也是高度人格化的。它可以在我们眼神的无声观照中,在主体“召唤结构”的驱使下获得热烈的生命。伴随主体生命的律动,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所预设的,以及艺术作品自诞生之日起自身独具的艺术生命被激活,主动与我们交流、对话,从而实现“物的人化”。在更高的层次上,艺术作品还可以反客为主,将我们仅仅视为纯粹的观看对象,转由它来发挥积极的召唤作用。因此,这种静态的“凝视”实际上蕴含了动态的主客交流。

“凝视”独具的“专注”特征还表明,这种观看具有鲜明的排他性和时间上的恒久性。于是,在一个“凝视”的时代,经历合法化选择之后,人类的一切社会行为与文化创造活动都具有这种高度专一的特点。从社会学看,“专注”显然是保持个体心理和社会结构稳定的前提。因此,在“凝视”所代表的手工和农耕时期,人类个体所具有的文化创造能力是空前的。那时人类对世界、对生命的体验异常深刻。写得也深刻,并最终产生许多经典名著;而在社会领域当中,排他和恒久的价值观也直接导致了那时人类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相对稳定。因为不专一是会受到社会舆论谴责的。

当今时代。阅读已经“沦落”为单一的看。看即“扫描”。扫描的对象主要是电视、电脑、杂志、畅销书,以及一切大众化的舞台表演,包括时装展示、人体彩绘、商品发布和一些已经沾染商业习气的歌、舞、话剧表演等。这些,就是被西方学者称为“文化工业”的那架机器所生产的各种消费景观。如果说“凝视”所代表的是深度叙事,那么,“扫描”代表的则是深度的削平;如果说“凝视”产生“悠远的心境”和“专注”的价值观,“扫描”则只产生消费者心中的“紧张感”和“焦虑”,并且由于这种紧张和焦虑,“专注”也逐渐为“放逐”所取代。其原因,是因为“文化工业”的利润源自大众的消费速度,而“扫描”正是将速度体现得最充分的一种消费方式。本雅明天才似的发现,在人类的复制技术发展历程中,“照相术第一次将具有极重要艺术功用的手解放了出来,从此以后,手的功用就转移到瞧镜头的眼睛上面了”。

无疑,照相术发明之后,眼睛的消费速度带来消费数量的极度膨胀,而这种数量堆积引发出现时代我们心中的“速度追赶”体验,使我们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一方面,“扫描”式的观看把我们的内心世界改造成一个新的“全球化”的图像世界,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视觉惶恐”,造成我们心中的焦虑。焦虑之后,我们的价值观并没有被确定下来,因为我们面前有太多视觉迷惑,或者叫视觉陷阱。我们变得无所适从,“专注”价值观也就为“放逐”所取代,无可亦无不可。

“扫描”首先是一种突破,是对永恒、排他、饵释的突破。一句话是对专注的突破,对时间感的突破。“扫描”式的观看。充分表达了现代人力图寻找新的视觉空间和生存体验的焦虑。对现代人来说,一切都在变,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不被新起的东西所取代。因此,速度的追赶永远被世界的变化所超越。其结果,一切现象都变得不可把握。这个时代,我们的观看对象不再是外部世界,那个世界已经被工业时代的城市、机器与琳琅满目的商品所“遮蔽”;不再是传统式的印刷文本,那种文本因为不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而不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不再是传统的艺术作品,那种作品看起来实在是需要时间。在这种背景下,资本主义工业技术适时地推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照相摄影、电影电视、报纸杂志、时装表演等。于是,我们可以看的,也就只有图像了。图像的消费最不需要时问,不需要专注,不需要解释。在这种心理时间导引下,人类开始变得越来越不耐烦了。

“凝视”是内心深情的流露,是人对对象积极的情感付出。这既体现了对象的巨大的吸引力,也展示了人将内心情感倾注对象的巨大热情。不难看出,那时的世界,主客体之间是一种和谐的互动与包容关系。“扫描”是眼睛的机械运动。是无动于衷、不流露个体心灵深处真挚感情的。今天,对象对我们来说已经非常缺乏吸引力,主体也已经为具体的生存事务搅得失去激情,主客体之间不再有任何源自心灵的交流。主客体分离的事实表明,现代社会正在把一个整体关联的人类世界分解为一个个彼此无关的独立个体。在一个“无关时代”,一切外部事物变得与自己没有关系,漠视对象存在就会成为必然。

2.“看”的对象:影像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