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高校社团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的调适作用

2012-11-12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贫困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学生成为了高校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消极心理。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几种消极心理状态。结合高校社团的优势,探讨了高校社团对贫困大学生的消极心理的调适作用。

【关键词】社团 贫困大学生 心理调适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不断增多。作为生活环境和消费水平与普通学生相差较大的一个群体,他们必将产生不同于普通学生的心理状况。本文通过对常州工学院220位贫困大学生的调查,发现了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几种特殊的心理状况,并将其与高校社团的特点和优势相结合,发现了高校社团对贫困大学生心理情感有较大的调适作用。

1 贫困大学生的特殊心理

1.1 “社交自闭”

由于自卑、缺乏自信、封闭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性格孤僻、不合群的特点。进入高校的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的压力,使得他们惧于参加集体活动,很少主动与老师和同学谈心,怕被大家歧视。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过于顾及面子,怕被人发现自己生活拮据,怕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因此拒绝各种帮助,经常“打肿脸充胖子”;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们无论是进行情感交流(如一起去看电影、互赠生日礼物、出去旅游等),还是参加班集体活动(如秋游、班级聚餐等),都需要一笔“支出”,而贫困大学生们的生活费本就很少,根本没有这笔预算之外的“支出”,又担心被同学们说“小气”而被轻视,索性以种种理由避开集体活动,不接受任何同学的邀约,自我封闭。从对我校的220位贫困大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制成表格(见表1)可以很容易得出以上结论。

这种消极的心态,不仅限制了他们活动的空间和个性的发展,而且易引起人际交往上的重重障碍。

1.2 归属感缺失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动机理论里认为,人在有了生存条件和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最需要的就是爱与归属感。据调查,现在高校贫困大学生中大约92.6%来自农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因为生活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不能从小在美术、体育、文艺等各方面加以训练,出去见世面的机会也较少,结果导致其在语言、行为、见识方面可能都不如家境条件较好的学生,兴趣爱好、平时聊天的话题等也和普通学生格格不入。再加上贫困大学生们有着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因此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仅有的一点业余时间也基本上在勤工助学,根本没有时间和普通同学一样相约出去逛街、娱乐等,久而久之,就被排在了“同学圈”外。经调查,有75.6%的贫困大学生表示自己很多时候不能融入同学的谈话。“感觉和同学们好像隔着一堵墙”(一贫困大学生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游离于一般的集体之外。他们感觉自己就像一棵浮萍,找不准位置。另外,大学的班集体概念要比中学淡化许多,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又较少参加集体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导致贫困大学生比同届其他学生更严重地产生孤独感和缺失归属感。

1.3 心理惰性和价值取向偏离

部分贫困大学生在国家相关的资助政策下,消极等待国家和社会各界的资助,从未考虑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获取,也从不去想自己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近年来,国家对广大贫困大学生加大了奖励帮扶的力度,这在减轻贫困大学生学费负担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使他们的责任心和感恩意识有所降低。部分贫困大学生已经养成了“靠资助吃饭”(一贫困大学生语)的习惯,似乎贫困已经成为了获得更多经济帮助的“资本”,他们已经习惯了“天上掉馅饼”,从未想过通过劳动去获取,对已经将获得的资助视为理所当然,认为不需对任何人心存感激,也逐渐失去了对自己应该承担责任的认识。另外,还有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成长过程中家庭经济状况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在价值取向上不可避免会存在“金钱至上”的原则,认为“有钱才是正道”,感恩根本无从谈起,甚至对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有偏激的认识和敌视的情绪。价值取向偏离虽是少数问题,但对学生个体的潜在危害也不容忽视。

2 高校社团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的调适

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可能出现的上述心理问题,必须采取一定的调适办法,使他们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健康地走向社会。而积极鼓励贫困大学生参与高校社团活动,是对他们进行心理调适的有效途径。高校社团是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团体,而正是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社团使学生之间有着更强的凝聚力,为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的舞台,提供更强的归属感,同时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在调适心理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2.1 引导贫困大学生心理意识不断成熟

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为贫困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一方面贫困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丰富了社交范围,走出相对封闭的内心世界,并通过活动获得认可,满足他们渴望得到承认的心理,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另一方面,通过社团活动中与其他优秀同学的交流互动,促进他们自觉、自励、自省、自强的心理意识不断增强,消除各种消极心理的影响,能以一种平常心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社会。例如常州工学院成立的“爱心社”,这是一个由贫困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志愿服务类的社团。社员几乎都是贫困生,他们一般都有着相似的生活环境,也同样承受着经济的压力。在这样的条件下,社团就成为了社员们的“家”,为社员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督促、互相学习的平台,社员们在这个社团里可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样,通过对这个社团加以正确引导和帮助,就能充分挖掘出贫困生各方面的潜能,并在社团内互相感染,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下表中列出了同批贫困大学生在加入高校社团前后对相同问题的回答(见表2)

 

 

2.2 促进贫困大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