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即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的观点出发,分析了高校贫困生心理支持的多元化、人性化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对策。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
随着高校扩招、教育产业化等教育形态的改变,贫困生一族成了高校的特殊群体。自马加爵事件发生后,大学生心理问题和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高度重视。教育界和业内人士对国家资助政策,学校资助策略、贫困生的认定、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心理问题成因、心理教育机制、高技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等问题都纷纷做了研究和探讨。研究可谓是有广度,也有深度。5年过去了,贫困生支持工作在各高校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实施,并取得了跨越性的进展,成绩卓然。但在资助工作的过程中,更多的学校只执行了正式支持,而忽视了非正式支持。很多学校在对贫困生给予正式支持的同时也给予了大量的非正式支持,但在支持的过程中,忽视了贫困生特有的自尊和自我保护等心理需求,给他们造成了二次创伤。
“高校贫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的研究”课题组主要是根据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即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1)生存需要;(2)安全需要l(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站在贫困生心理本质需求的基础上,来研究心理支持的多元化操作。特别强调了经济脱贫和心理脱贫并举,也就是非正式支持要和正式支持相结合。并且特别研究了资助过程中对人性的尊重,把支持做到顺势而为,满足贫困生自我保护的需求,避免对贫困生造成二次创伤。
下面就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人的五个层次需要的角度来详述一下贫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的策略。
1 生存需要
人的第一需要是生存需要,这是最本能的需要。如果一个贫困生连生存都出了问题,你和他们探讨其他的问题都是毫无意义的,徒劳的。
生存需要要靠正式支持来满足。包括已经被普遍采纳的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体的资助体系。如筹措资金、划拨专款、提供勤工俭学岗位、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措施。对资助的执行情况,课题组做了“2006—2007学年省属
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调查问卷”。此番调查显示:在这项工作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监督机制。因此学校要派专人负责,对此项工作进行长期的评估和监督,以便把该项工作有序、有效地落到实处。
2 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对于贫困生而言,应该包括生存安全和心理安全两种。
生存安全指衣能蔽体、食能果腹等这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不缺失。生存支持已在生存需要里陈述过了。现在我们重点看一下心理安全的需要。首先看一下贫困生的共性心理特点:(1)自卑与自尊交织。(2)焦虑与抑郁并存。(3)敏感与孤僻共生。(4)无奈与愧疚交错。(5)嫉妒与怨恨相伴。(6)虚荣与依赖互融。(7)逆反与偏激同生。可见贫困生的心理敏感而脆弱。他们通常会像蜗牛一样小心谨慎地保护自己。我们在短时间内很难很有效地来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或更新他们的认知,所以我们在对他们进行心理支持的同时,必须对他们周围的人进行关爱教育。要提醒同一个宿舍的人,说话方式、生活习惯,尽量不要给同宿舍的贫困生造成心理压力。更不能有鄙视的态度和轻视的行为。要保证贫困生生活的环境基本安全,没有人为创伤。正所谓环境塑造人。通过周围的伙伴,营造温馨的环境,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生活的环境是安全的,不会随时遭遇冷暴力。这就要求各班级、各系要定期举行班会或其他形式的友谊大联欢活动。促进贫困生和周围人的接触,也促进周围的同学对贫困生的了解和理解,进而融洽他们的关系。
3 归属和爱的需要
贫困生往往会因为贫穷而自卑,又会因为自卑而经常游离于集体之外。归属感缺失,会给他们造成强烈的孤独感。他们渴望爱和被爱,但又极度缺乏爱和被爱的勇气。这就容易造成他们的自闭心理。
贫困生的幸福指数是很低的,一点点的支持就能让他们感觉非常的幸福。同样,一点点的伤害,就能让他们感觉非常的难过。宿舍、班级是个集体。人们对集体是有向心力的。离开了集体,人就成了沙漠里的鱼。所以要特别关注贫困生和所在集体的相溶性。这就要求班导和心理老师要定期走访他们的宿舍。了解他们宿舍的气氛是否和谐。适当地做一些小团体辅导,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一个集体。人和人本就是相互支持,相互取暖的。让他们感觉到他们属于这个集体中的一分子,并且也享有爱和被爱的权利。
4 尊重的需要
下一篇:心理健康服务危机干预建设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