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幸福”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意义

2012-11-07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 要:从哈佛大学的幸福课引出当代中国大学幸福教育的缺乏,并对幸福的内涵,幸福教育与积极心理学,以及幸福教育的意义和实施措施进行探讨,倡导教育回归人性,鼓励大学生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幸福教育;积极心理学;实施策略

哈佛大学目前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在一周两次的“幸福课”上,他没有大讲特讲怎么成功,而是深入浅出地教他的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中国目前除了浙大外,只有为数极少的学校开有幸福课。

一、“幸福”教育的内涵

(一)幸福的定义

古往今来,幸福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幸福源自于一种心灵的感知,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幸福是一种让人安心而又安宁的心灵寄托,幸福是一种让人主动努力追求的精神信仰。幸福与财富无关,幸福也与成功不成正比。幸福是主观的,不是任何他物他人可以给予的。对于幸福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感知幸福的能力是可以被培训的。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二)幸福教育与积极心理学

人是否能够获得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能够敏锐感到幸福之所在,在这种意义上,幸福是一种能力[1]。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在回归人性的过程中实现幸福。从这个角度来讲,幸福能力在幸福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幸福能力主要表现为发现幸福、体验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在心理学的领域,研究“幸福”的专门学科称为“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与消极心理学相对应的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学科。通俗地讲,积极心理学就是一门让人摆正心态,感受到更多幸福的课程。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发起者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我们常说的许多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因此,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心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积极心理学目前已经有了测量幸福的复杂技术,对于影响幸福的种种因素,也有了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并能在相关工作中获得应用。如怎样增进生活幸福的可能性,怎样把来自挫折的情感痛苦导入正轨,都是能够促进个人进步的实践技能[2]。

从高校大学生角度来看,大学的幸福教育应该是引导大学生群体去思考什么带给他们快乐?什么带给他们意义?让学生明白幸福应该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任何一点的缺失,都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

二、“幸福”教育的意义

(一)幸福教育关注个体的自然生命,让个体领悟到永恒的幸福

2004年南京曾做过一次调查,调查对象是2 500名大学生。结果显示,有5.85%的学生有过自杀计划,自杀未遂者达到1.71%。在非致命性自杀行为中,低年级学生有自杀意念的达18.16%,二三年级学生接近24%,大四学生则升高为37.93%[3]。调查表明,学生们的“幸福指数”不高,而且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幸福感越少,“幸福指数”越低。

笔者认为,没有生命的世界无疑是一个残缺的世界,世界正是有了人的生命才赋有意义,才绚烂多姿。关注人的自然生命是追求幸福、实现人性的前提,也是幸福教育的基础。人类进入本世纪后,不再以知识拥有的多少来评价一个人的优劣,人们越来越看重的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高度综合化的素质。生命教育缺乏固然是实,更重要的是缺乏“幸福教育”。越是缺乏幸福感,越没有幸福环境,对生命就越缺乏应有的珍惜和尊重。中国的大学生,在当前特定的教育环境里,需要教师站在他们的需要上,研究和他们有关的幸福问题,或者指出一个方向,提供一个参考,将前人的幸福观讲授给他们,让他们获取幸福的方法,形成对幸福的独特的认知。

(二)发掘教育的真正使命:丰富个体的精神生命,使个体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教育的使命不应是将自己变成一把神圣的扫把来打扫世界和人们的心灵,而应是对精神的守望、援助和发展”[4]。因为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投入的是包括知识在内又是知识无法比拟的精神,以精神整合知识,精神与生命一起作为人的整体,建立在心理和生理的基础上而统摄它们。此外,教育能够不断创造受教育者的新的精神,精神的不断丰富意味着个体生命走向充实和完整,而丰富的精神最终将为人生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著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5]专家认为,一个比较完善的学校教育体系应该教给学生三方面的知识:关于自然的知识、关于社会的知识和关于自己的知识。前两项在现行的学校课程里都得到了落实,唯独第三项知识很少体现[6]。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从课程目标上反映出来的仅仅是关注知识性的目标,教师只看到学生缺乏知识、能力和经验的一面,而看不到他们潜在的能力、内在的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忽视了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状态。幸福教育就是要改变教育的这种现状,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命为核心,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为使命,让教育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以求得精神生命的升华与超越,达到善与灵魂永恒的精神境界。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教育才能真正地回归人性。

国外教育专家认为,教育不仅是“知识加速器”,更是“人格、快乐、幸福加速器”,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剑桥大学的尼克贝里斯博士对那些拥有“怒放的生命”的人(即便身处逆境)进行了研究,在过去十年间他专门致力于探寻“精彩生活”之道,寻找通向“健康、有益且与人为善的生活”的路径。他设计的幸福课将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关照自己的身心健康,怎样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以及怎样实现自己的抱负。他认为,幸福课还会让学生学习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与不利。“我希望他们以兰斯·阿姆斯特朗为榜样(美国自行车运动员,在战胜癌症后勇夺环法自行车赛冠军),他把自己所有的痛苦和愤怒情绪,全都转化为了积极的力量。”“名利与财富经常被青少年视为标准,但这些并不是幸福之所在。”“剑桥大学对幸福和积极心理学的重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积极心理学在哈佛大学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因此可以说,知识界的人都认识到我们在这方面是需要学习的。”[7]

三、幸福教育的实施策略

把艰深的积极心理学学术成果简约化、实用化,教学生懂得自我帮助,这是广大辅导员队伍在对学生进行幸福辅导时应注意的问题。笔者从幸福教育的学生的主题班会实践中归纳以下几点:主要内容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保持身心健康,以及正确实现理想的方法,从而增强个体的幸福能力,以提升个体的幸福层次。

第一,举办“得到与失去”对比感的班会,帮助学生明白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东西,同时积极思考如何去克服消极情绪,从而建立起良性的情绪系统,懂得自我排解,懂得放弃,懂得珍惜。

第二,建议学生用幸福账本记录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换言之,记录每天幸福的事情和难过的事情,如果幸福的比难过的多,那么这一天属于幸福的一天,反之则是不幸福的一天,以月为单位,进行讨论,如果幸福的天数比不幸福的天数多,那么属于一个月有幸福盈余,对幸福进行总结,对消极情绪予以疏解。

第三,以互助、自助为机制进行心理辅导。保守的教育观念总是把学生看做教育的对象,心理辅导则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同龄伙伴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彼此之间容易理解和沟通,可以心与心地进行交流。“给自己以前有过不愉快的朋友写一封信,向他表达你的歉意和宽容。”在“比大海和天空还要辽阔”这样一课中,建议学生们“心动不如行动”。

第四,感恩教育。督促学生学会感恩,如在中秋节向远方的亲人发一条短信道一句“中秋快乐”。要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不能把他们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这些事实上都是回味无穷的礼物。让学生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把它们都记录下来。学会感恩,有助于学生培养正面积极的情绪。

四、结束语

在幸福教育实施的初始阶段,并不能指望“幸福课”一步到位。幸福教育可能开始会稍显机械,甚至乏味,但这些只是起点。能提出关于幸福的问题,了解得到幸福的方法,总比对幸福不闻不问甚至排斥要好。所以肩负大学生群体教育重任的辅导员,有必要启发大学生寻找适合他们自己的幸福,培育更适合社会需要的幸福者,这比什么都关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