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心理学视点下的语文课程与素质差异

2012-11-06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在理性科学和人文整合的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作为最具人文特色的语文学科,在实施语文课程教学的实践中,以心理学的视点来关注学生的个性因素和素质差异,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需求,是新时代赋予语文学科教育工作的一个崭新课题,也是实现人本教育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语文课程;素质差异;学生心理

1 心理学视点下的语文素质差异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有:“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上。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强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教育,他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1]”

很明显,只有正视学生在学习上的素质差异,在教学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在新课程实现理性科学和人文整合的改革过程中,作为最具人文特色的语文学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做到关注学生的个性因素,特别是在心理学视点下关注学生的素质差异与语文学科教育之间的关系,这是新时代赋予语文学科工作的一个崭新课题,是一个迫在眉睫、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著名心理学家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的素质差异作了全面论述,指出学生的学习素质可以分3 个方面:先天素质、习得素质和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1)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是学生与生俱来的素质,是与遗传基因联系着的有机体的内在因素。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位学生都或多或少拥有不同的智力素质: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其中的语言智能,就是语文知识和能力。每位学生的智力强项不同,多元智力的组合不同,潜能也就不同,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如有的学生天生嗓音洪亮,这使该生在感情朗读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相反,一个天生的聋哑儿童,不管如何下工夫都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辩手。另外,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来看,人接受信息的能力(如视敏度)、加工信息的能力(如短时记忆容量)以及提取信息的速度都有先天差异。它们对学习起支持性作用,可以加快或减慢学生的学习速度。如有的学生在背诵古诗文时需要反复默读才能记住,而有的学生喜欢大声朗读几遍才能记牢。这是因为前者擅长视觉记忆,而后者擅长听觉记忆。这种不同的记忆偏好随着接受教育的过程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都是难以通过教学改变的。

(2)习得素质。习得素质是学生在后天环境中,主要是学校教育环境中,经过学习获得的素质。加涅将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习得的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和态度的学习与改变等5 类;当代认知心理学将其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从语文课程的角度来看,语文素养就是学生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所应习得的素质。语文素养的习得很大程度上是以语感的方式形成和运行的,语文素养的养成离不开阅读的积淀和生活体验的积累。正因为语文素养可以在学习中习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而且更应注重帮助学生沉淀知识,注重阅读知识、写作知识、理解能力等的厚积而薄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去接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进行创造,成为有创造性能力的一代新人。

(3)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是学生在后天发展中形成的,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能被心理测量测试的能力与特质。能力和素质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形成了自身素质发展的能力。例如,学生在掌握阅读知识的同时,也就掌握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操作,从而发展了语文能力素质。学生在掌握写作技能的同时,也就形成了写作能力。优秀的学生需要有逻辑思维、言语表达、观察、记忆、想象等良好的素质,这些都离不开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良好的物质和文化环境、良好的教育是其良好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2 心理学视点下的语文课程与素质差异

从心理学学生素质的视点看语文课程,需要清楚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四者与学生素质差异之间的关系。教师结合学生素质差异领会并准确把握课程内容,科学运用教材内容,个性化地创设教学内容,可以实现课程、教材、教学不同层面的整合。这个整合的基点就是学生的先天素质、习得素质和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2.1 语文课程目标实施与素质差异

语文课程目标是在教学期望和学生学习前的实际素质间的差异中产生的。学生的素质,包括掌握语文知识的素质,语言运用能力的素质和语文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的素质等。每一种素质的状况都十分重要。同时,学生的知识结构受个人兴趣、性格、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对语文知识的需要和掌握各有侧重。学生的素质,对语文学科来说,即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素质,这是确定语文课程目标的前提之一。语文课教师要面对和衡量这一素质差异,依赖这一素质差异去制订语文课程目标。如在教学过程中,假如指导学生阅读一篇课文,其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理解转折复句,而实际上多数学生不具有理解简单复句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降低要求,制订理解简单复句的目标,以此为理解转折复句做必要的准备。

另外学生的素质,不但指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应用能力,还指他们的语文学习心理,主要是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要求。为了适应这一素质要求,有必要让学生参加教学目标的制订。这既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使教学目标多样化,也可改变语文课程目标实施过程中一本教材、一种讲授、一套模式的做法。

2.2 语文课程内容与素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