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和谐教育离不开和谐校园;和谐校园离不开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全面、协调、良性互动。大学生心理和谐直接影响和谐校园的构建。文章从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和谐校园构建关系中探求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心理;和谐教育;和谐校园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了“心理和谐”的概念,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对促进校园和谐更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是全体师生员工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校园;是全体师生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校园;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校园。和谐的心理素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和谐校园的构建。本文拟从大学生心理和谐与构建和谐校园两者关系中探讨实施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心理和谐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大学生心理和谐是体现高校服务社会宗旨和任务的需要
高校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和谐校园关乎组成成员的个体自身人的和谐和大系统的社会和谐。学校心理环境的优劣对于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师生员工的身心发展、对于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校的宗旨和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指导,要有健全的人格,要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还要有和谐、健康的身心条件,有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强烈意识和创新能力,更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这样,高校人才才能达成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所以,在转型期的社会及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够完善的前提下,和谐社会要求每个个体都要珍惜生命、乐观向上。学生能否用积极向上的心态认识社会和看待人生就取决于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心理和谐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心理协调性。个体心理的协调程度是社会心理健康和成熟水平的一个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和国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心理和谐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保持开放的心理状态。社会需要个体主动了解世界,吸纳接受外部信息,参与外部事物,对外部世界抱定积极的态度,拥有宽广的胸怀、吸收与学习先进经验和科技文化的渴望,勇于面对全球性问题,培养科学、民主、信息、环保意识等,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心理开放性。具有和谐心理素质的大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提高其社会心理整合程度,无论是在认知领域、价值领域还是道德领域,保持客观辩证的态度,减少心理挫折感、焦虑感、失落感等等不良心态和情绪的产生,促进整个社会心理整合、规范的进程。
(二)心理和谐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作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教育的任务是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机制和良好的情绪、意志、性格,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个人的价值感、成就感。有了和谐的心理素质,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很多,但都离不开健康、和谐的心理素质作保证。
心理和谐教育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心理和谐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针对性等特点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任感,从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配合和参与。这一主观态度的转变对于学生心理和思想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要。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侧重于学生的政治态度和思想品德,主要着眼于大局而进行宏观上的指导,而对心理问题的微观分析、研究不够。由此可见,将心理和谐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借用心理教育的科学方法,对于改进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弥补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具有积极作用。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和谐是促进校园和谐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的和谐心理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内容;和谐校园是以人为本的校园;因此就不能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心理和谐是个体的美好追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每个个体心理和谐都会促进大学校园的进一步和谐。学生群体是高等学校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群体的稳定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高校学生群体的稳定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目标能否顺利完成。
心理和谐是和谐校园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在要求,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提供支撑的平台。和谐校园是培养建设和谐社会人才的前提,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安定团结、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实现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及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心理教育在学校和谐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应树立科学的和谐发展观,为学校教育教学营造安定团结和谐的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撑平台。所以,心理素质教育要结合学生实际,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并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根据大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敏捷、求知欲旺盛及可塑性强等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鼓励学生加入学校各种学生团体,参与校园文体活动,以适合大学生成长发展特点,有助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精神得到发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心理和谐教育观,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
三、构建和谐校园对大学生心理和谐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