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阶段、心理表现及调节方法探析

2012-10-31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 要】大学阶段,是个体逐步由依赖走向独立,进入成人社会的关键时期。许多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因而出现不适应现象,表现为奋斗目标的失落、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学习适应的不良、交往的困难等。相应地采取的调节方法主要包括树立牢固的科学人生观、在学习中探索“适应期”规律、进行“适应期”的心理调整、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等,使之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走向社会。

【关键词】大学新生 适应期 心理表现 调节方法

一、大学新生适应期的阶段表现及不适应的心理表现

(一)适应期的阶段表现

1.兴奋期

高考的成功,使同学们在入校后的一个时期内仍沉浸在喜悦激动之中。处在这一阶段,往往情绪活跃,急于了解同学和周围的环境,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自信与幻想,但这时对将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缺乏足够的精神准备。

2.困惑期

在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之后,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因而感到失落、焦虑、自卑、苦恼和困惑,心理上出现不平衡,有的同学甚至怀疑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3.调整期

遇到困难和问题的同学,在经历一段困惑与消沉之后会重新振作起来。通过反思,同学们会重新鼓起前进的勇气,确立奋斗的目标,查找问题的症结,确定相应的对策,进行新的探索和调整,不断获得新的进步和经验。

4.稳定期

通过主观努力,解决了不适应的问题,熟悉和适应了新的环境,摆正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情绪恢复平静,心理达到平衡,各方面关系趋向协调,学习、生活走向有序。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一般在半年至1年。

(二)常见的“不适应”心理表现

1.地理阻隔——思乡情绪

想家,几乎是每一位外地大学新生会遇到的,由于思念家乡、父母亲人、中学生活和昔日朋友,常常心烦意乱,难以集中精力学习。随着对环境的适应、班集体的形成、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迁,思乡情绪会逐渐淡化。一般在第一个寒假返校之后情况会有很大好转。

2.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幻灭感

部分同学没能考入自己钟爱的专业或学校,使职业理想难以实现。部分同学进入大学后重新评价自己的专业兴趣和自身条件,发觉与实际所学专业不一致,由此产生挫折感。大学现实环境和生活与中学时代的想象存在反差,导致部分同学产生失望感。解决由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而造成的诸如专业思想、环境适应等问题,是应予重视的任务。

3.理想“间断”——迷茫感

考大学的目标实现后,部分同学失去了新的目标和追求,出现“理想间歇期”,不愿意学习,不思进取,无所事事,厌倦生活。顺利渡过“理想间歇期”至关重要,因为“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实现人生的价值,首先需要鼓起理想的风帆。

4.学习竞争——危机感

同学们在中学时代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但进入大学后就会发现学习竞争激烈,想取得优异成绩绝非易事。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同学学习吃力、成绩欠佳,心理产生危机感,出现了焦躁或悲观失望的情绪。 对此不应怨天尤人,也不能自暴自弃,而需要认真查找原因,改进学习方法,变被动为主动。

二、大学新生度过“适应期”的主要调节方法

1.在“适应期”树立牢固的科学人生观

树立牢固的科学人生观对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决定作用。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形成和趋向稳定的阶段,尤其是大学新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客观地认识社会和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科学地分析一切事物,妥善地处理各种问题;也才能将自身的愿望、需要、目标、行为统一起来,才能增强对祖国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西方思潮、网络信息的影响,大学生中也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

2.在学习中探索“适应期”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