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影响新课程实施的教师消极心理简析

2012-10-25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 要: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目前代写论文正逐步进入关键的阶段——课程实施阶段。新课程实施得怎么样,直接关系着课程改革的成败,而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主要的参与者,是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面对课程改革,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能出现的心理定式、犹疑观望、惰性及焦虑等消极心理阻碍了新课程实施的进程,影响了新课程实施的质量,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新课程;课程实施;教师;消极心理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于1999年开始启动,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学生已全部进入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工作于2001年5月全面启动,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2004年9月起,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等省(自治区)相继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到2008年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将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目前正逐步进入最关键的阶段——课程实施阶段。

课程领域普遍认为,课程的改革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启动和动员阶段,即课程采用阶段,是指制订使用一种课程计划的过程;第二阶段是实施、开始使用阶段,即课程实施阶段,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第三阶段是持续化、常规化阶段,即课程制度化阶段,就是把课程计划及实施过程作为一种系统模式确定下来。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首先,课程实施是课程采用的现实化。课程计划的确定、课程方案的采用只是明确了课程的应然状态,是课程的理想存在,即告诉人们新时期的学校教育应该确定什么样的课程目标,建立什么样的课程结构以及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但在教育实践中人们有没有真正按照既定的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去执行,即课程的实然状态如何,却是由课程实施决定的。课程计划再完美,课程设计得再好,如果没有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实施,或者在实施中走了样,那都会使课程的目标无法实现,从而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其次,课程实施也是课程制度化的基础。课程制度是课程改革步入正常轨道、进入良性运作的表现,它必须在做课程计划时就被考虑到,但它并不是被规划出来的,而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所以说,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是看课程实施的情况。“改革很多时候被视为失败,其实不然,因为它们从来就未得到实施”[2](J.I.Goodlad)。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起了大规模的课改运动,设计的课程方案和编制的教材有很多都不错,在当时也被普遍看好,但由于在实施中出了问题,有的方案根本就未被真正实施或被扭曲地实施了,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很多,但教师是决定性因素,他们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影响课程的诸多因素往往要通过教师反映到教学实践中去。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以满腔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新课程的教学中去:深入理解新课程的本质,在课程实施中真正贯彻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效且高效地将新课程的内容传达给学生;新课程的实施还需要教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权和创造性,根据新课程的终极目标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不同地区、学校、学生和教师个人的实际,对新课程方案进行必要的调适、补充和完善。如果没有教师积极努力的参与,任何好的课程计划都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目前,面对课程变革,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反映却并不尽如人意,教师往往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这些不良心理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进程。在我国逐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师中可能出现的消极心理及其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心理定式

心理定式是人们在认知、解决问题的过程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是由于人们过去常用同一种认知思维方式看待和解决同一类问题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它会使人们总是按照这种既成的思维惯性去对待和解决新的问题。所以,教师的心理定式不利于他们积极投入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已经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式:一切为了升学,一切为了高考。尽管很多教师都已经意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他们也愿意接受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并努力根据新课程去组织教学,但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可能还受到升学考试的影响,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他们可能会不知不觉地以应试教育的方式来教新课程的内容。受“应试教育”的心理定式的影响,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最终表现出来的可能是这样的:表面上看教的是新课程的内容,形式上采用的好像也是新课程的方法,但其潜在的指导思想还是应试教育的理念,其中渗透的还是应试教育的文化。也就是说,这些教师只是把新课程作为应试的内容去教而已,是用一种新的应试教育代替了原来的应试教育。比如,新课改明确提出“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要求各学科教学都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许多教师提出了疑问:高考考不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怎么考?言下之意是,高考不考的东西,培养了干嘛?高考怎么考,我们就怎么教。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其实我们很多老师在采取教学行为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应试”的心理准备状态,他们不知不觉中还是围绕着“高考”来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的。

二、犹疑观望

在实施新课程的最初阶段,很多教师都会比较犹豫、怀疑,表现出观望、徘徊,不主动积极地学习新课程的思想和落实新课程的教学,而是被动等待学校的安排;不去主动尝试新的教学方式,而是观望别人的做法。这些教师中,有的是对我国的新课改缺乏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信心,认为我国的课程改革还处于摸索阶段,新的课程思想尚未成熟,新的课程结构尚未定型,这次课程改革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持续不了几年。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新课程与高考制度不适应,也不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需要,根本实施不下去。所以他们在观望新课改的动向,他们想等待新课程完全成熟、定型后再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有的教师是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觉得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太高,自己很难达到,产生了畏难心理。当然,由于过去现成的教学经验已经不完全有效,有些教师也确实不知道如何实施新课程,如何改变课堂教学。所以他们先观望其他老师是怎么做的,让其他老师先去尝试和摸索,等待其他老师有了成功的教学模式以后,自己再去摹仿。教师的犹疑与观望使得他们不能下定决心,不能以饱满的热情、乐观的态度、创新的意识和积极的行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去,影响了新课程实施的程度和进度,阻碍了新课改的推进。而且,教师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和积极创新的精神,这本身就是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的。

三、惰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