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农村中学生厌学心态探讨

2012-10-25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 要]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显著和突出。特别是农村中学生的厌学心态。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探讨农村中学生的厌学心态,及时做好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 厌学心态 形成因素 教育策略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特别是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为显著和突出。笔者通过对一个普通农村中学初一学生280人的调查发现,存在着不同程度厌学心态的学生竟然有230人左右。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这表明了厌学是最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学生的厌学心态不可等闲视之。探讨农村中学生的厌学心态,及时做好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厌学心态的形成因素

中学生厌学的心态令教育工作者头痛不已,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病症”的呢?这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去探讨。笔者认为中学生的厌学心态是由社会、家庭、学校及自身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一)社会因素

首先,目前社会上,特别是在农村,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知识贬值”成为某些学生的口头禅。笔者近来对成绩分别为“好、中、差”三个等级的学生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不但是成绩差的学生有厌学的情绪,很多成绩好的学生对学习也无所谓,甚至是讨厌。他们很坦率地说:“读书没用,辛苦十几年下来,一年挣的工资还不如我回家养一季度的虾呢。”“勤奋读书被其他同学笑。”这些学生对读书感到很茫然。赚钱容易的农家子女看不起读书,家庭贫困的农家子女,又没钱供他上完大学。所以有些中学生不是以村里能考上大学的人做榜样,而是以外出打工挣到钱的人做榜样。

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游戏机已融进我们的生活,电视节目也日趋丰富,网络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游戏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而这些东西也越来越多地对我们的学生产生影响。学生很难静下心来看一本好书,完成一道习题。走出校园,学生身边的诱惑太多。

再次,考试制度也给了他们太大的压力,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反感、厌烦的情绪,从而造成了他们厌学的心态。应试教育下的繁忙学业、激烈竞争,也是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频繁的测验、考试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当他们面对自己不满意的答卷时,总是抱怨自己,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

(二)家庭因素

1.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厌学都跟他们的家庭有关系。有些学生的父母学历不高,基本是初、高中文化,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还有的甚至父母双方都只有识字水平,他们不清楚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对他们的孩子要求也不高。这些学生只求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因此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是在学校打发日子而已,根本无心向学。

2.学生的厌学跟他们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有些学生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或要求完美,往往运用严厉、武断和过分控制的高压方法去要求孩子,从而造成了他们很可能形成被动的、缺少动力的学习状态,于是就不去努力或仅做较小的努力,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的心态。而有些学生家长却期望过低,他们对孩子不抱太大希望,孩子认为父母对他没什么要求,因此做出相应的反应。还有些家长对孩子不关心或是有严重的家庭冲突,他们忙于工作或陷入家庭纠纷或自己玩乐,对孩子的学习毫不关心。家庭问题使孩子心情不愉快,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由此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争取获得成功。有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和过分保护。这样的孩子不懂得按适当的规则去生活和学习,不会服从别人的要求,也不会为自己设立目标和努力实现目标。其结果,孩子没有动力和自制力去刻苦学习,更不能在压力下有效地采取行动。还有许多父母出于不同原因对孩子采取过分保护的态度。这样的孩子在父母的“羽翼”下失去自身奋斗的动力,常表现出不成熟的迹象,对学习缺少责任感,在学校对什么都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