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 高三学生,作为一个特殊学生群体,自然倍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注,与此同时,学生身心也承受着种种无形的压力,随之可能产生焦虑、自卑、抑郁等种种心理问题。特别是一部分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品行有所偏差的同学,相对来说更容易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矫正,对其本人及其家庭、学校、社会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将是无法估计的。本文从分析高三年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和其产生的成因入手,结合本人在实践中观察分析的心得,提出了粗浅的应对策略,列陈如下以供交流探讨。
关键词 高三学生 心理问题 成因分析 应对策略
进入高三后,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挑战,学生往往感到压力倍增,心理活动复杂多变、情绪不稳定,而这种心理状态对复习应考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据最近一项针对高三学生对高考印象的调查中得知:在十多种影响高考发挥的备选因素中,心理状态被公认为是最重要的一种。因此在高三年级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正确面对高考挑战,调适良好心理状态是非常要的,现将本人在实践中观察分析的心得列陈如下以供交流探讨。
一、高三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
高三学生面对的人生问题、社会问题骤然凸现,加之他们阅历浅显、经验有限,一时难以承受突如其来的挑战,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偶然考试失败、成绩滑坡、同学关系不和、教师的批评、家长的不满等常会震撼学生心灵,引起情绪上的强烈反应,造成心理失衡,出现心理障碍较常见的是:
(一)考试焦虑。焦虑是一种恐惧和不安的不愉快的心理状态,常伴有忧虑、烦恼、不安的情绪体验。适度的焦虑不仅对人没有害处,还有助于兴奋神经,提高反应灵敏度,帮助学生努力学习、沉着应考,更加深思熟虑地分析和处理所面临的问题;没有焦虑的学生反而缺乏动力,难以提高学业成就。但是,过分焦虑并且成为一种习惯的反应方式,则属于心理上的问题。考试焦虑者往往视考试为畏途,产生紧张、忧虑、神经过敏和情绪冲动,考前提心吊胆、考试时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冷汗不断的生理变化,行动刻板、记忆受阻、思维发呆,从而使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导致情绪低落。
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呈负相关,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考试把握大,信心足、情绪较稳定、焦虑水平低;能力弱且有过多次考试失败体验的学生焦虑程度高。抱负水平与考试焦虑呈正相关,抱负水平高的学生,目标订得高,对自己要求严,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有的优秀学生抱负水平高,一旦考试受挫,遇到困难问题,就会产生紧张不安情绪,影响考试成绩。另外考试的竞争强度也与考试焦虑成正相关,越是竞争性强、规模大的考试会产生紧张不安情绪。
(二)抑郁。抑郁是以情绪低沉和忧郁为特征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极度苦闷,对外界不感兴趣、活动减少、行为乖僻、莫名其妙的落泪,甚至产生厌世情绪。抑郁的本质是对过重精神压力的一种心理反应。高三的精神压力主要来自其自身的学习状态及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压力,高三学习生活紧张繁忙。负担加重,一些基础薄弱、方法不当的学生往往适应不良、成绩日见下降,丧失信心,导致抑郁;而尖子学生因承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厚望,长期处于高亢奋、极度紧张、过度疲惫的状态之中,易造成大脑正常功能损害,诱发抑郁证。而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敏感多疑性格的学生,抑郁发生率更高。曾有一名学生求询,说感到乏力想哭,提不起精神听课做题,大脑经常一片空白,常感到绝望,该生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恢复正常状态,但有些学生不愿或不敢说,后果就很严重。
(三)自卑。自卑是一种轻视自己、不相信自己、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的自我体验。古人云:“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发展水平、发展方向总是有差异的,而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所以,如果以高考成绩评价学生,极易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产生自卑,他们不愿意,甚至害怕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缺乏自信和竞争勇气,特别畏惧考试,每失败一次都会在心底投下阴影而愈加自卑。过度自卑的极端反应可产生自暴自弃,我观察到两年来我校每年几乎都有这样的学生,逃避考试、不来上课、不做作业,完全放弃努力,而他们并非没有能力考上大学,但心理的脆弱导致了消极的后果。某些成绩优秀学生看似不自卑,但其潜在的自卑更为严重,一旦发生变故如考试失败,成绩连续下滑,其自卑立即显现,表现出极度惊慌自责、动摇信心。前段时间报载武汉大学学生坠楼事件就是极典型表现,我们的教学中也常见到此类表现。
(四)失眠。这是一种由心理问题引起的生理问题,表现为经常性的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白天上课精神倦怠、疲惫不堪、课堂效率低下,经过对高三年级部分有上述表现的学生进行调查、谈话发现,失眠很多是由没有科学用脑、消极自我暗示和睡前不良刺激引起的。有学生迫于父母压力,晚上看书复习到十二点,过度用脑破坏生物钟,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而无法入睡,第二天上课睡眼朦胧,真可谓得不偿失;还有的学生不了解失眠含义,只要有一两个晚上没睡好就忧心如焚,甚至怀疑自己神经衰弱,这种过分担心和消极暗示将偶然的失眠变成了真正的失眠;另外,睡前过于兴奋,思考一些不愉快的经历都是导致失眠的诱因。
二、高三学生产生身心困扰的外因和内因
下一篇:教师问题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