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转变

2012-10-23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为抵御和消除代写论文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问题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学应采取理直气壮地坚持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注重教育的层次性、强化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实践等策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意识形态;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我国特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

1.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

(1)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的不断强化和理论创新问题

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构成了一个社会思想文化的中枢和支柱。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马克思主义成功地指导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地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因而它成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当前,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具有双重涵义:一是我国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否则国家就不再姓“社”;二是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且必须长期坚持。因此,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居于指导地位,是一元化的和不容置疑的。

当前,我国已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闭关自守走向改革开放并进入全球化的轨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正面临着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考验。

(2)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利益关系的多样化,呈现出冲击一元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态势

市场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双重”作用日渐显现。一方面,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其趋利性使人们以更实惠的态度衡量评判一切现实问题,也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利益,并根据自身的利益来选择和评判意识形态,使人们的思想活动具有了更多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这必然使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虽然非主流意识形态并不处于社会意识的支配地位,但却在其具体的阶层和经济领域中发挥着作用,影响着主流意识形态的贯彻和落实。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的加大,社会利益阶层逐渐分化的趋势在不断的加剧,由于社会消费倾向急剧增长所刺激起来的重物质利益、轻精神追求的观念抬头,使相当多的社会成员对生活意义理解简单化、生活目标物欲化、道德理想空虚化,从而形成当前转型期所特有的价值体系。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为表现的价值观念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的同时,也导致人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大多数人对意识形态问题普遍取淡化的态度,不再盲目地信仰某种意识形态,进而深刻影响社会发展的选择和人们的价值判断,使业已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承受着极大的冲击。而一个时期党的经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的存在,更为多元价值观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土壤。

(3)大众文化的流行,滋生了消费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

大众文化是我国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当前,大众文化正将人们的理性裹挟于世俗化的文化浪潮之中,通过内容和话语的多样性,形成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调侃,使主流意识的独立地位受到挑战;其将物质追求作为唯一,实现着对商业利润的追逐和对消费者的吸引,在市场上不断挤占主导意识阵地。明星崇拜、流行歌曲、娱乐报刊、电子游戏、时尚服饰等带商品色彩的大众文化形态,使青年陷入盲目的虚幻的感性幸福之中不能自拔;不断地制造“梦幻中的英雄”,使推崇个人主义甚至极端个人主义达到极致,人们尤其是青年在此虚幻中得到的了满足。这种状况,不仅在消解着人的责任感和人生理想,还吞噬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也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4)媒体传播的社会化,使得主流意识形态难以直接有效地“灌输”给大众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以信息容量大、传递交换便捷、互动性强的优势,日益影响着是青年学生的成长。由于无所事事和学习基础较差,互联网便成为一些青年和青年学生消磨人生和打发课余时间的理想替代品以及联系情感的纽带。在网络世界里,由于日常生活的话语自由度的增强,使原先高度政治化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被弱化。同时,由于社会和学校对网络中的负面效应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对其无序化状态的整合一直不到位,给网络中宣扬的蛊惑人心的价值观蒙蔽人们尤其是青年的思想以可乘之机,构成对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威胁。

(5)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使年青一代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有淡化的趋势

当前,由于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文化的传播便日益成为西方国家渗透的主要方式之一。他们利用文化载体,在销售其文化产品的同时,兜售其价值观、政治理念和文化理念等意识形态,企图达到改变人们的价值观、淡化民族认同感的目的。受此影响,在一些人和学生的心目中,已经产生一种崇尚西方文化的意识,而对本民族文化则取妄自菲薄与肆意批判的态度,似乎唯有这样的态度,才能证明自己的开放性和世界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挑战的策略

1.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理直气壮地坚持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今我国社会普遍认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它已发挥并继续发挥着对人们行动的导向和对社会稳步发展的主导作用。目前,在我国社会价值观多元纷呈,甚至彼此冲突、对立的情况下,更需要马克思主义来统一人们的思想,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思想政治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必须树立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敢于同非主流思想进行正面交锋,做到既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的人才培养要求,又能正面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是新时期历史赋予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职责。只有在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2.辩证地看待“一”和“多”的关系,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社会主义和谐观是以“和而不同”为基础的,同时,讲求“以和为贵”,消解矛盾,从而实现内部的团结。“和谐观”不是简单的趋同,而是使有着矛盾和差异的双方协调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构成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要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辩证地看待多样化的社会意识对于一元化的学生思想工作的影响,正确看待学生中的不同思想和行为方式,通过扎实的工作,积极整合学生日常生活领域多样化的社会意识,树立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和多样化社会意识中的“多”和谐相处的新观念。

3.注重教育的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