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学业转型期青少年心理障碍及“疗法”

2012-10-19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学业转型期是指学生在生理、心理学习的课程、内容、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发生较大变革的时期,即主要包括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三个重要的变革期。研究并正确疏导、引导、指导学生的心理,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大有裨益。本文将就小学升初中这一转型期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障碍作一些探索,并主观性的提出一些肤浅性的疗救措施。

一、学业转型期青少年心理障碍

(一)环境的改变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陌生感”和“害羞感”

升入初中后,青少年进入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校园是陌生的,老师是陌生的,同学是陌生的,新型的环境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有新鲜感,但更多的是陌生感。就像一个随着父母第一次走亲戚的小孩一样,那种始终躲在父母身后的害羞是难免的,如果主人的温和、亲切,这种陌生感和害羞感将轻易消失,而主人的严肃,或是严厉将有可能造成小孩心理永久的隔膜。此时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如果态度不和蔼,对学生不体贴,势必造成一部分本就适应性不强的青少年一开始就产生一种莫名的陌生感、隔膜感。

(二)学习内容增多,学习要求提高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紧张感、恐惧感,甚至演化成厌学情绪

跨入初中,增添了新的学科如英语、生物、地理、历史等,即使是老学科语文、数学在学习的内容上要比小学阶段深得多,学习要求上要高得多。青少年面对着十几门新课程,脆弱的心灵极容易产生紧张感,如果再面临着老师的“高标准”、“严要求”,大呵小斥,那种紧张感自然就变成了对老师、对某科的恐惧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着一科科无兴趣可言的课程,面对着一张张无兴趣可寻的脸庞,久而久之,厌学情绪的产生也就在所难免。

(三)独生子女家庭的环境所造成的青少年孤独、冷漠、自私的心理顽固存留着

进入初中,青少年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与人主动交往的意识明显增强。而现代独生子女家庭的通病:孤独、自私、冷漠,严重桎梏着青少年之间的正常、友好、真情的交往。我们随时可见他们之间有时只是为了一块橡皮、一把小刀而谩骂以致打架。他们对同学的关注,对别人的帮助显得有些“吝啬”。初中不仅是学习上的重要时期,而且也是身心、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扭曲的人际交往、性格缺陷,常此以往必将造成扭曲的心理、扭曲的人格。

(四)由于外界诱因,而造成的青少年盲目自卑、自满,盲目从众心理,这一时期也极易产生

进入初中后,青少年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评价能力,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好评的心理剧增。但由于他们知识经验还存在局限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也较差,因而面对外界的刺激,心理上的波动也较大。经常受老师表扬的同学,面对一时学不好的科目容易产生盲目自卑感;取得一点成绩,得到了几次表扬容易产生盲目自满感;明明知道是违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举动,只因别人就这么做,而产生一种盲目从众的心理。

(五)个性意识的发展,造成与个人需求相冲突的逆反心理

青少年在进入初中后个性意识明显增强,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有了参与感,希望能独立自主,白天成人的束缚,对问题有了自己一定的看法和想法,因而在老师的要求与自己个人的需求相冲突时,常常会表现出一定的逆反心理,有的以一种消极的方式如沉默不言、我行我素来表现反抗,有的则是与老师顶撞,来表示自己的不服。这种逆反心理如果长期存在不仅会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还会造成学生叛逆的性格,厌学的情绪。

(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独生子女的生活习惯给本应具有一定独立、自主能力的青少年造成一种依赖心理

进入初中,青少年身体、心理等发育方面均使青少年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然而自理、自立能力的真正养成,需要一个锻炼的环境。很多独生子女家庭却滋长了孩子的惰性和依赖性,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有些青少年虽然平时经常对父母说“你不用管我了”,但在学习和生活上一碰到困难,则很自然的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