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1 自我表现的研究历史
人们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并不是被动地对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作出反应,他们总是试图影响周围的环境,以便建立起有利于自己的形象,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对环境的操纵总是从操纵自己开始的。他们不断地调节和控制呈现给其他人的信息,特别是有关他们自己的信息,这种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对社会信息和个人信息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理论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符号互动理论[1]。该理论认为,社会交往中人们会想象自己处于他人角色位置时的可能情形,会设想他人对各种行为的可能反应,并且选择相应的行为,最终形成或改变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自己如何被别人看待。对社会行为的这些看法,后来在Goffman(1959,1971)的印象管理(或自我表现)理论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扩大[2]。Goffman把人们看作是生活舞台上的演员,把人际行为看作是参加者的自我表现。他指出,“当个体出现在他人面前时,通常总是有某些理由去推动他的行动,以便这种行为向他人传递出符合他个人利益的形象。”尽管Goffman的理论被批评为降低了个体内部心理因素的作用[3],但还是为后来的社会心理学关于自我及自我表现的一系列研究开辟了道路。
20世纪8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一般把自我表现看作一个边缘概念,自我表现理论或者被看作是对研究过程的一种干扰,或者被看作主要是与广告、商业或政治有关的一个应用课题。它很少被看作是一个基本的人际过程,也许这是和自我表现的概念和理论首先是在社会学界提出和研究有关。80年代开始,对自我表现的概念分析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Baumeister(1982)首先对自我表现有关问题进行了重新分析,并且用以解释许多社会心理现象[4]。Baumeister的开路先锋作用引起了许多学者对自我表现的研究兴趣。他们把对自我表现的研究从对概念的好奇转向了把它看成一个能够进行科学分析的根本的人际过程。这种转向在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和理论解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原因在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实验社会心理学明显地倾向于对行为的心理内解释(intrapsychic explanation),而不考虑社会关系的作用,如集中于认知的归因理论、个体的认知失调理论、公平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等等。自我表现的重新分析以及相应的研究开始向长期居统治地位的心理内解释理论挑战。人们试图用自我表现理论来重新解释大量的实验发现,如攻击(aggression)、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自我服务归因(self-serving attribution)、态度改变(attitude change)、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以及其他社会心理和行为[4]。可见自我表现的思想已经渗透到广泛的社会现象领域。但是这并不表明自我表现理论可以完全取代心理内的解释理论。加之人们对自我表现概念认识的不统一,有人作狭义的理解,把它看成一类仅仅发生在特殊条件下的行为或主要由某类人作出的行为,亦即伪装的、欺骗的行为;另一些人则作广义的理解,把自我表现看作是社会行为的普遍特征。这就使一部分学者开始关心自我表现和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他们试图说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自我表现的方式,或者由于人格特征的不同,使一部分人参与自我表现,另一部分人仍按自己的内在动机和情感行动。
Eving Goffman,芝加哥学派的代表,在其《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1959)中,根据符号互动的观点,强调对交互作用过程的量化分析[2]。通过微社会的分析,Goffman研究了自我认同、群体关系、环境的影响和信息交互作用的意义。他的观点尽管范围很小,但是却为社会交往和个体心理学的本质提供了全新的解释。Goffman在其研究中使用"dramaturgical approach"一词,用以表示自我在社会中的表现像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并把它推广到更广的社会生活的情境中。Goffman认为,交互作用即表演的过程,它受环境和观众的影响,通过印象管理,向他人展示出别人所期望的行为。这种表演不依个体的心理状态而存在,尽管他对此缺乏信心,但是因为环境和交互作用的需要,个体经常这样做。Goffman用被迫给病人安慰剂为例说明,尽管医生知道安慰剂完全没有作用,但是应病人的要求他还必须这样做。
根据以上的研究,自我表现被认为是人们自觉的印象控制过程,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方面[5]。
2 自我表现的类型
2.1 自信的自我表现和防御性的自我表现
被广泛使用的自我表现行为分类是:把自我表现分为自信的自我表现和防御性的自我表现[6]。Tedeschi等认为:自信的自我表现目的在于建立在别人心目中的特定的同一性的行为;因为已经形成不良的形象,所以防御性的自我表现则在于重新建立积极的同一性或改变消极的形象。
2.2 习得性的自我表现和保护性的自我表现
Arkin[7]把自我表现分为习得性的自我表现和保护性的自我表现。习得性的自我表现目的在于寻求社会赞许,它在很大程度上和自信的自我表现的意义相同。Wolfe,Lennox和Cutler[8]为此提供了经验上的支持。Leary和Kowalski(1990)认为印象的建构有许多技巧,其中主要成分之一是印象形成的动机,即控制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保护性的自我表现则指谨慎的、保守的行为,其目的在于避免社会的反对,包括谨慎的自我表现、不确定性的表现、自我贬低和社会交往频率的减少,它和社会焦虑、沉默寡言、服从等相关联。
Leary和Kowalski(1990)认为,自信的自我表现和防御性的自我表现的分类和已经具有的人格特征无关。
然而,研究表明:保护性的自我表现和社会焦虑有关。最近研究发现:自我表现的类型和自尊系统的联系,即自尊水平高的个体自我表现倾向于自信的自我表现,自尊水平低的个体倾向于保护性的自我表现,这一点已经为Baumeister,Tice和Hutton所证明[9]。
学者们认为,自我表现的风格和自尊问卷的得分相关,高分者表现为自我提高的行为,引人注意其积极的特征。而低分者其实自尊得分在中等范围内,但是他们却采用保护性的自我表现,他们避免别人注意他们的能力,关心的是避免消极的印象,而不是达成积极的印象。这一理论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10]。
类似的研究发现:习得性的自我表现、保护性的自我表现分别和自信、自我保护或被动的、主动的行为类型一致[11]。
这些分类尽管包含许多相同之处,但却没有系统的联系。一个整合的自我表现类型应该既考虑已有分类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又要考虑源于自我表现的一些经验,应该提高人们对自我表现类型的理解。所以,一个整合的自我表现分类应该在区分自信的自我表现和保护性的自我表现的基础上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2]:
第一,关于低自尊和自我表现的文献清楚地表明,保护性的自我表现应该属于另外的维度。
下一篇:浅谈进化论与心理学及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