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人文社科 > 语言 > 语言学

论语言改变社会的方法

编辑:sx_yangk

2015-10-26

几乎和天才的梦野久作一样,伊藤计划在书中构建了一个上溯到原始时代就一直存在于人类基因中的诡谲体系。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语言改变社会的方法

如果《脑髓地狱》是狂人之梦的话,《屠杀器官》则是语言的杀意。   相比呕心沥血10年写出了《脑髓地狱》这生涯唯一长篇的梦野久作,伊藤计划无疑是极为幸运的,23岁的时候就写出了《屠杀器官》并一举成名,并在34岁病逝之前完成了续作《和谐》。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伊藤计划又是极其不幸的——在两部已经完成的小说中体现出来的天才不禁让人怅然,如果他继续写下去究竟会取得怎样的成就。《屠杀器官》是怎样的一本书?当然,这首先是一本科幻小说。

主角谢泼德上尉和他的小队空降使用的是以海豚和鲸鱼肌肉为原料的人工肌肉制成的“飞行海藻”,在敌占区从事秘密刺杀活动时他们装备的是使用纳米涂彩技术的隐形装甲,即使叫外卖比萨也必须通过生物认证才能完成, 在布拉格的街道上都是可以与用户进行交互的虚拟屏——谢泼德不仅靠着这些虚拟屏的地图指示穿梭于大街小巷中跟踪与反跟踪,还即时获得了特务网络上的解答帮助。但是在这些绚丽的科幻背后,却是血肉纷飞的恐怖。   恐怖的是谢泼德押解反派却遭遇伏击时出现的经过痛觉麻痹技术处理的战斗人员,即使头颅被击中,这些战士依然会固执地执行战斗动作……比这更恐怖的是,经历了9·11及恐怖分子引发的萨拉热窝核爆事件之后,全世界的政府在公民身体中都植入了ID 芯片并通过终端系统进行监控管理。与此恐怖程度不相上下的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一片歌舞升平的同时,在非洲,数万人正在相互屠杀,而就在屠杀发生之前,这些国家才刚回到稳定与和平的正轨。   每一次屠杀事件背后,都有约翰·保罗的身影,《屠杀器官》正是围绕着谢泼德追缉约翰的任务展开的。   乍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汤姆·克兰西式的谍战故事,或者,用更符合电子时代消费者理解能力的说法,这是一本充满了《使命召唤》或者《合金装备》等游戏风格的故事——有趣的是,伊藤计划也致敬似的在小说中用Sneak Eater来称呼特战人员。   但如果只是这样一个惊险刺激的故事的话,那么伊藤计划至多算是日本的丹·布朗而已。

让这个故事脱胎换骨的是故事背后的理念——约翰·保罗之所以能一个人单枪匹马就煽动一个国家的屠杀,就在于这名语言学家发现了人类语言中存在的屠杀的语法,而这套屠杀语法是深深根植于人类的基因和大脑器官之中的,语言本身就是人体的器官,语言本身就是可以杀人的。这套语法是可以被分析重组利用的,它可以打破人的大脑内对道德感、良心的平衡,使得人们模糊对价值观的判断,在这套语法长期作用和潜移默化下,到达一个临界点时,屠杀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

标签:语言学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