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探究“可”的语法化及其动因

2013-01-18

(16)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红楼梦》第3回)

到清末的《儿女英雄传》中“可2”还没有发展出明确的连词用法,“可”还是用在句中述语前。太田辰夫(1987:P303)指出:“仅用‘可’一个字,古代就有表示转折的用法……但是应该看作副词。随着时代往后,就看到了连词化的例子。”作连词的用法,是由表转折的副词“可3”进一步虚化为仅表关联作用的“可3”的。如:

(17)虽然我已经晕头转向。已经四肢无力,可我知道发生了什么。余华(余华《死亡叙述》)

从副词进一步虚化,成了词缀化,“可”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变为构词的词缀,1)前缀:跟单音节动词结合,构成形容词,表示意愿或感情,如“可悲、可爱、可恨、可怜等;2)前缀:跟单音节名词结合,构成形容词,表合适,如“可心、可口、可意”等,是一种特殊的处于发展中的现象,从不定位语素趋向于定位语素,而具有了比较抽象、概括的意义,有时仅仅表示语法意义,这是实词虚化的隐喻机制。

三、“可”的语法化动因

1 语义动因

实词的虚化的重要机制是语义机制,也就是说实词虚化是要以意义为依据的。“可”字由一个实词虚化为构词语素和虚词,其跟语义有相当大的关联。“可”的词汇源义是“许可”,语法源义是“允许”。(邢志群2004)根据语义,“可”主要出现在谓语前,表示某事“可做不可做”。句法位置的确定,是“可”字语法化的前提。“可”由一个能愿动词逐渐演变成黏着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起修饰或强调作用的虚化成分。

2 语境影响

语境影响可以解释“可”作反诘副词的产生过程。“可1”表估价的“应该、应当”这一义项,是表明说话人的认识和评价的,本身带有很强的情态意义,是说话人根据客观情况或事理做出的主观推断,在先秦就已经被广泛地用于反问句中。先秦,“可1”的双重否定用法已出现,在“可1”出现于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十分频繁的环境下,它的助动意义逐渐弱化,表强调语气的用法便出现了。

语境影响还可以解释“可”由强调语气发展出转折功能。“可2”、“可3”在句中都用作副词,所处的位置基本一致,更主要的是所具有的强调语气也大致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可2”表强调,从句法结构上看位置比较灵活;从语义上看,出现的语境比较自由,不一定需要前后的意思相反或相对。而“可3”作转折副词,必须用于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组或分句中。从“可2”到“可3”的发展来说,我们认为是由于“可2”处在词组之间、句子之中或上下文衔接中转折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上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通过强调后一分句或后面的词组,帮助转折意义的表达,开始逐步出现表转折的义素。

威廉希尔app  语言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