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探究“可”的语法化及其动因

2013-01-18

(二)“可1”→“可2”

语气副词“可2”是由“可1”表估价的“应该、应当”这一义项演变而来。其表强调语气最早是用来加强疑问语气的。如:

(4)今惟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尚书·酒诰》)

(5)相日:枯杨升华,何可久也?(《周易·卦辞》)

“可”的加强疑问语气的用法,往后一直在用。如:

(6)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楚辞·九章》)

(7)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8)住不得,可奈何。(《全唐诗·相和歌词·短歌行》)

现代汉语中还保留了“可”的加强疑问语气的用法。如:

(9)“亚历山大给我的:我没东西给他,可怎么好!”(《二马》)

(10)回头二嘎子误了上学可怎么办呢?(《龙须沟》)

由于语义泛化,“可1”由加强疑问语气又用在祈使、感叹、陈述等句类中。所谓语义泛化,是指某一词汇形式具体实在的词汇意义越来越少,组合能力越来越强,适用范围越来越大。(9)“可”由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进而扩大其适用范围,用在祈使句、感叹句中,最后也用在陈述句中分别加强这些句类固有的语气,词汇意义越来越弱,以致弱化消失,到近代汉语中我们只能感觉到它表语气的意义了。

(三)“可2”丂“可3”

“可”在上古和中古就经常以助动词身份出现在“虽……可……”这样有转折意义的句式中,特别在反问句中多见。例如:

(11)弗慎厥德,虽悔可追?(《尚书·五子之歌》)

(12)叔孙指楹,曰:“虽恶是,其可去乎?”(《左传·昭公》)

“虽”在古汉语中,可以翻译为“虽然”或“即使”,以上例句中的“可”不管理解为哪一个意义,句子语义上都是前后转折的。“可”在句中用在肯定形式的反问句中,表示否定意义。随着“可2”作为加强语气的副词和反诘副词的应用,又引申出了表否定的意义。   (13)详曰:“公、王相去,一阶而已,班列大同,安有天子三公可辄拜人者!(《三国志裴注·魏书四》)

表转折的“可”是由表加强语气的“可”的用法发展来的。“可3”在唐代用例不多,而且和“可2”的区别往往要通过句义是否存在转折来辨析。如:

这些例句中,可用于复句中,都存在前后相对或相反的意思,“可3”出现在复句后一分句句首,也就是两类相对意思的衔接处。

(14)相见不相亲,不如不相见。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李白《相和歌辞·相逢行》)

(15)登山犹自健,纵酒可多愁。好是能骑马,相逢见鄂州。(朱庆徐《赠江夏卢使君》)

“可3”用于句子之中,两个动词性成分之间。例(14)“未语”就难了解,但却“知心”;例(15)“纵酒”本为消愁,却反倒“多愁”。“可3”处于这种句内意义相对的转折处。

“可3”的这种用法到清代才多了起来。它既可单用,也可和其他关联词合用;既可用在一个句子中,也可用在小句与小句之间。但从句法位置上看,都是用在述语前的,仍是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