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基于语言相对论的探析

2013-01-06

 【编者按】:语言学(linguistics)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运用、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语言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语言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基于语言相对论的探析

摘要: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语言相对论,是语言与思维关系理论中颇受争议的理论,强调语言对思维的影响,虽然没有足够的实证可以证明该理论的正确性,但在相关的语言活动中有着较强的解释力量。本文主要介绍了语言相对论的理论渊源,并对该理论的几个案例进行分析以揭示语言对思维的束缚关系。

关键词:语言;思维;语言相对论

一、语言相对论理论渊源

语言,思维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西方哲学关注的焦点,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通常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思维过程必须凭借的物质材料”。现代医学也证明人类在大脑的生理结构方面并无二致,纵然人们说着各不相同的语言,看待世界的眼光却应该一致。

然而不同的语言之间所呈现的语法,词汇,结构上的差别是否会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呢?早在19世纪,通晓多种语言的德国语言学家、思想家洪堡特(Humboldt)注意到了语言对思维的介入,他认为语言用不同的方式对现实进行范畴划分,这些迥异的方式限定了我们大脑的组织方式,语言就整体而言,处于人与人有内部和外部影响的自然界之间……因为人的认识和活动取决于观念,故观念与事物的关系完全受制于语言。 洪堡特的观点在20世纪20年代影响了美国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在论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时,他认为:“人并非仅仅生活在客观世界中,也并非仅仅生活在社会活动的领域中,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充当他们社会表意媒介的特定语言的制约。“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知不觉地建立在该社会的语言规范的基础之上的。”(沃尔夫,2001)萨丕尔的学生沃尔夫(Whorf)在观察现实生活和对印第安语的考察后,把这些观点发展成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这种观点认为:语言形式决定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语言怎样描述世界,人们就怎样观察世界。

二、有关语言相对论的相关例证

由于语言相对论所涉及的诸多领域的问题,既没有十足的证据完全能支撑它,也没有找到足够的理由推翻它。但是它对很多现象还是具有相当的解释力。

语言相对论在翻译领域也引起了相当的重视,美国国务院的埃德蒙·S格伦在一项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支持下,审阅了大批联合国文件译本,寻找因语言而引起的概念差异。格伦先生的调查有一例,英国发言人说“我假定”;法语译成“我推论”;俄语译成“我考虑”——至此假定的概念飘然而逝。在单独审视了20个类似的案例以后,格伦先生总结说,在这些案例中,虽然虽然表面上看来流畅,但是“讲英语和讲俄语的代表之间的交流程度是零”。(高一虹,2001)这种翻译的不可译性相当普遍,中国的许多古代作品在翻译成它国文字的时候完全失去原有的韵味,例如,笔者在网上搜索了关于老子《道德经》第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道”的翻译,有如下: “theway(s)”, “the Principle of Nature”, “the Ineffable”, “the Nature”, “the Existence”, “the Cosmic” “ the Consciousness”, “the spirit”, “the guiding”, “the path”, “the road”, “the athEism”, “the truth”, “the Direction”, “the Reason”, “the Infinite”, “the principleⅡ”(N.) “道:是老子文章中提出的最高哲学范畴,可以大致理解为“事物的规律性”、“自然法则”、“事物的规则”和康德的“先验综合系统”、黑格尔的“绝对理性”、柏拉图的“Idea”。但是所有这些翻译均不能道出“道”在中国文化中的不可名状之妙,中国人在理解的时候也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