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对庸俗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审视

2013-02-12

因为,伯恩施坦虽然提出了一种用康德主义来补充和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尝试, 但他与他的论敌,即第二国际的其他理论家一样,对哲学缺乏深入的研究,所以, 他无法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作出全面修正的宿愿。只是到了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麦克斯. 阿德勒和奥托.鲍维尔)那里,修正主义才得到系统的哲学表述。

麦克斯.阿德勒“一贯主张以认识批判论的观点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他一方面承认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几乎全部的基本观点, 另一方面却始终坚持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切基本原理作极端唯心主义的解释。”[15] 阿德勒深得康德哲学二元论的精髓,即把物质的东西和观念的东西分离开来,然后进一步论证社会历史过程的精神性质。 阿德勒也谈论社会历史过程中的经济关系,但他所理解的经济关系,“不是什么别的东西, 而是人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同时在本质上也就是精神关系,这就是说, 经济关系永远包含着人们的一定的、有目的的活动。”[16]可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在阿德勒那里也被“修正”了, 他经常使用的“唯物史观”这一术语的准确含义应当是“唯心史观”。

既然阿德勒抽去了“经济关系”的物的性质, 那么人与人关系的彻底改变并不取决于废除剥削与被剥削的私有制度,而是依赖于精神的解脱、 文化的发展和政治自由的实现。为了实现这一点,最方便的途径就是与资产阶级进行合作。 作为奥地利社会民主党领导人的奥托.鲍威尔则努力使阿德勒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成为该党的行动纲领,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置于民主夺取政权的统摄之下, 认为任何其它的方式都只不过是这一方式的消极补充而已。

与考茨基等人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不同,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主义理论的伦理判断或价值判断来自某种自律能力和能创造自觉责任原则的人类意志,建立于一般的、抽象的人的价值基础之上。应该说,在经济决定论那里, 达尔文主义的虚假的科学形式抹杀了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价值因素 ,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重新提出这一问题本身就有着很大的价值。但当他们走向另一极端时,其结果也与考茨基等人一样, 回到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思想模式中去了。他们之间的区别只在于考茨基捡起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而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则重新用人的意志理解世界和构造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主义遭到这般肢解不仅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悲剧, 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悲剧。就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来说, 它并不包含着产生这种悲剧的因素。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无论是在创立自己伟大学说和阐发其思想时, 时刻注意理论的全面性, 一旦发现由于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过多地强调了这一理论的某些方面而遭到误解时,总是及时地预以订正。然而, 第二国际后期开始出现的“两种马克思主义”倾向却是事实,这是一个无法否认的悲剧性结果。形成这种悲剧的根源就在于,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总体性质泯灭了,不管考茨基、斯大林,还是伯恩施坦、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都从这一总体中分解出自己可以接受的一部分。这样一来, 他们各自都可以扮演着半个马克思主义的形象并获得一种片面的理论。 而用一种片面的理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是必然要失败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80年代未以来,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重大变故, 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展开改革运动,马克思主义遇到了一个全新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 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两种思维向度作为前车之鉴是不能不加以考虑的。在改革开放中,我们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但坚持决不意味着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既有论断。 我们的事业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事业,但发展决不意味着可以放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思想体系,它必须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改变着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总体包含着通向未来的向度,如果失去这个向度,马克思主义就会被僵化、片面化和教条化。相反, 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已有成就,借口着眼于现实和未来,就会走向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已有理论、现实经验和关于未来的思考这三个方面的统一体。 这是我们通过批判地回顾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所形成的认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这种认识也是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保证。

注:

[1] [3] [4] [5]《列宁全集》(第二版)第23卷,第3页;第18卷,第372页;第35卷,

第234页;第43卷,第36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32页。

[6]《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三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95-196页。

[7]普列汉诺夫:《在祖国的一年》,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17页。

[8] [9]《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24页,第435-436页。

[10] [11] [12]伯恩施坦:《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三联书店1973年,

第59页,第55页,第57页。

[13] [14]《伯恩施坦言论》三联书店1973年版,第28页。

[15] [16]弗兰尼茨基:《马克思主义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04页, 第405页。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