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泛北部湾经济历史发展的共同特性

2013-02-11

【编者按】: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威廉希尔app 为您提供历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历史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构想是2006年7月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环北部湾合作论坛上率先提出的。泛北部湾区域包括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文莱等北部湾东盟国家与地区,也称作“6+1”,即中国加上6个东盟国家。泛北部湾地区的中国南方地区与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文莱等东盟国家相邻而居,同处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区长年有充足的雨量和阳光,土地肥沃,山川河流纵横交错。由于地缘上相近、自然环境相似等因素,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文莱等东盟国家在历史文化上有许多共同的地方。这些共性,成为了中国与泛北部湾东南亚国家交流合作的基础。

一、泛北部湾地区历史发展的共性

(一)泛北部湾地区史前文化关系密切。泛北部湾地区的中国与东盟6国交往源远流长,从旧石器时代以来就有着密切的关系。广西百色旧石器遗址是中国南方河流阶地上发现的一系列早期旧石器遗址中具有代表性的遗址,其石器属于砾石石器。在东南亚的爪哇、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均发现有早期砾石石器。广西百色与东南亚地区发现的砾石石器在技术和类型方面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比如早期砾石石器均发现于沿河流阶地,其原生层位一般都是在原生的砖红壤地层;制作原料主要有砂岩、石英岩、硅质凝灰岩等;石器种类基本为砍砸器、大尖器、刮削器、手斧、石核;石器粗大,多以重型工具为主,制作简单、粗糙,打片、加工则以锤击法为主等等。东南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年代相当于距今七八千年)的文化遗址以“和平文化”和“北山文化”为代表,代表性器物主要由有肩石斧、长方石斧、圆筒石斧和有段石锛等组成。这些代表性器物均不同程度地分布在东南亚地区的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有肩石斧和有段石锛在中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广泛分布,长方形石斧在中国的分布也尤为广泛,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有出土,是普通常见的一种石器类型。圆筒石在中国南方各省和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往往和有肩石斧一起伴随着出土,也很普遍。另外,几何印纹陶是中国华南地区古代重要的文化遗存,它大体上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东南沿海,包括台湾、金门、海南岛及香港诸岛屿,其中以江苏南部、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及两广、湖北、湖南和安徽的部分地区为主要分布地。在印支半岛东山文化时期(距今约3000年的青铜时代)几何印纹陶特别盛行,并且集中分布在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岛和印度尼西亚群岛。经考证,马来亚柔佛州哥打丁宜附近发现的一批古代印纹陶的质料、制法以及某些纹饰,如雷纹、编织纹、方格纹、篮纹、曲尺纹、羽状纹、米字纹、波浪纹等,均和中国华南地区的印纹陶非常近似。此外,越南的东山遗址及绍阳、越进等青铜时代遗址出土的印纹陶在质料、纹饰、制法等方面亦和中国南方地区古代印纹陶相近。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泛北部湾地区在史前文化方面有着相似的内涵,这除了在地理上具有相似的自然生态环境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东南亚史前文化很可能是受中国南方地区文化的影响,双方具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二)泛北部湾地区民族文化特征的共同性。中国南方与泛北部湾东南亚国家分布着多种民族。这些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椎髻跣足、干栏建筑、使用铜鼓、嗜好槟榔、信仰佛教等多种相同的民族文化特征。1.椎髻跣足。“椎髻”即把头发结成类似锥形的发髻;跣足,就是光脚的意思。椎髻跣足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和泛北部湾东南亚国家各民族共有的一种历史悠久且普遍的现象。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南方地区就出现了椎髻的习俗。《史记?陆贾列传》载:汉高祖平定中国后,令陆贾使南越,“陆生至,尉佗结,箕倨见陆生”卷九七。《史记》和《汉书》中都记载“西南夷”的夜郎、滇、邛都等“皆结,耕田”。卷一一材料中的“结”即把发髻撮似椎而结之,与“椎髻”之意相同。由此可知,秦汉时期,中国西南一带有“椎髻”之俗。《三国志》中记载当时交、广一带“山川长远,言语同异,重译乃通,民如禽兽,长幼无别,椎髻跣足,贯头左衽”卷五三。唐代,在中国南方地区的“僚”中,普遍存在着椎髻跣足现象。《旧唐书》载:“南平僚者,男子露发徒跣;妇人,其人美发,为髻垂于后。”卷一九七《新唐书》也载:“南平僚,妇人美发髻,垂于后。男子露发,徒跣。”卷二二二有关椎髻跣足的习俗,宋人周去非所着《岭外代答》也有详细记载,该书载岭南瑶族人“椎髻临额,跣足带械”卷三;海南岛上的黎族人,“黎装椎髻、徒跣”卷二。清乾隆年间傅恒编辑的《皇清职贡图》对中国南方一带广西、海南等地民族“椎髻跣足”的习俗有大量记载。《皇清职贡图》载:“琼州府黎人,男椎髻在前,首缠红布……黎妇椎髻在后,首蒙青帕。陆川县山子瑶,男椎髻缠头,着短袖衣;兴安县犭童人,男蓝布裹头,妇椎髻银簪;……岑溪县狼人,男椎髻,妇垂髻。”卷四此外,该书还记载福建省罗源县、古田县的畲民,凤山县、诸罗县、彰化县、谈水等地的番民,湖南省永绥乾州、靖州通道等处苗族,安化、宁远、道州等处瑶民,以及四川、云南、贵州等猡罗、土僚、鸡蛮、花苗、仡佬等民族都有“椎髻跣足”的习俗。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文莱等国家也存在椎髻跣足的习俗。《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载:东汉时,位于今越南北部、中部一带交趾郡所统郡县的越人具有“项髻徒跣,以布贯头”卷八六的特征。《隋书》中记载了马来半岛上的赤土国有椎髻的习俗:“(赤土)妇女作髻于顶后。”卷八二元代汪大渊的《岛夷志略》载:“爪哇,素朴,男子椎髻,裹打布,惟酋长留髻;旧港(今苏门答腊岛巨港),气候稍热,男女椎髻,以白布为捎;须文答剌(今苏门答腊岛),男女椎髻,系红布;喃无哩(在今苏门答腊岛),男女椎髻;氵孛泥(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北部),男女椎髻;三屿(今属菲律宾),男顶拳,女人椎髻;麻逸国(今属菲律宾),俗尚节义,男女椎髻;彭坑(今马来西亚彭亨州一带),男女椎发;丁家庐(今马来半岛地区),男女椎髻。”[15]此外,位于今苏门答腊岛的三佛齐国,爪哇一带的都督岸、重迦罗、文诞以及龙牙门(今新加坡)等都习惯“椎髻跣足”。明代张燮所着《东西洋考》一书记载了今越南、马来西亚一带“椎髻跣足”的现象:“交趾,或剪发,或椎髻,口赤齿黑,跣足文身;下港(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北部),男蓬头,女椎髻;麻六甲(今马来西亚马六甲州),男女椎髻;彭亨(今马来西亚彭亨州一带),男女椎髻;柔佛(今马来西亚柔佛地区),男子削发徒跣,妇人蓄发椎髻。”《皇清职贡图》也有类似记载:“安南(今越南),贫者则短衣赤足;苏禄(位于今菲律宾),女椎髻跣足;汶莱,女着衣裙而跣足;柔佛,女盘髻;嘛六甲即满剌加,女椎髻跣足。”卷一可见,“椎髻跣足”广泛存在于古代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文莱等泛北部湾地区的东南亚各国。“椎髻跣足”,一方面,可适应泛北部湾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另一方面,也可适应泛北部湾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椎髻跣足”便逐渐形成一种普及到泛北部湾地区各国民族中的日常习惯。2.干栏建筑。干栏建筑是用木或竹子竖柱,架成离地面有一定高度的房屋,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的建筑形式。这种住宅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南方及泛北部湾东南亚各国民族中。中国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掘证实在六七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长江流域曾出现过采用榫卯技术构筑的干栏建筑。1971年,在广西合浦县望牛岭一号汉墓出土了一件干栏式建筑陶屋模型。这说明,汉代,在今天的中国广西一带已出现有干栏建筑的居住方式。现今,广西的部分壮、侗、瑶、苗族等族和海南岛黎族仍居住于干栏建筑中。在唐代,中国南方地区的“僚”民住房为干栏建筑。《旧唐书》载:“南平僚者,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曰‘干栏’。”卷一九七《岭外代答》对宋代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干栏建筑有具体描述:“深广之民,结栅以居,上施茅屋豢牛豕。栅上编竹为栈,不施椅桌床榻,唯有一牛皮为席,寝食于斯。”卷四这段记载所说的“结栅而居”的形式就是干栏建筑,也可以称之为“麻栏”,如书中《蛮俗门》中提到“民编竹苫茅为两重,上以自处,下居鸡豚,谓之麻栏,生理苟简”卷十。明代顾介在其《海槎余录》中记载了海南黎族地区存在干栏建筑的现象:“凡深黎村……搭屋各数间,上覆以草,中剖竹横上,直平铺如楼板,其下则空焉,登陟必用梯,其俗呼曰栏房。”对于出现这种居住形式的原因,周去非考察得知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地多虎狼,不如是则人畜皆不得安”。[10]卷四由此可知,这种分层居住的方式有利于防兽、防盗,保护人和牲畜的安全。干栏式建筑在泛北部湾东南亚地区分布广泛。在越南冯原文化和东山文化遗址都发现干栏式房屋的建筑遗迹,目前越南的少数民族如傣、布柔、布茹等仍以干栏式建筑居多。明代张燮的《东西洋考》就记载位于今越南中部地区的占城国“居处为阁,名曰‘干栏’”。卷二马来西亚的马来人也是住干栏式房屋的民族。《东西洋考》记载:“(麻六甲)屋如楼阁,然不更铺板,但叠木高低层,布连榻,跌坐饮食,厨厕皆在其间。”卷四此则材料所描述的马六甲居民所住的楼阁,应属于干栏建筑。菲律宾几乎所有的民族都住干栏式房屋,有的山地民族为了避免敌人和野兽的袭击,则直接在高达数米的大树上构筑房屋。宋代赵汝适的《诸蕃志》记载:“苏吉丹,即婆之支国……居民架造屋宇,与中国同。”61位于今爪哇岛地区的苏吉丹国架造的屋宇应该与中国的干栏建筑相同。可见,印度尼西亚半岛也有干栏建筑。干栏建筑的普遍存在与泛北部湾地区居民所处的山川河谷较为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炎热潮湿的气候有关。干栏建筑反映了中国和泛北部湾地区东南亚各国民族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体现了居住习俗的共同性。3.使用铜鼓。铜鼓,由新石器时代炊具陶釜演化而来,它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广大地区青铜时代一种代表性的历史文物。在中国,铜鼓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湖南、重庆、四川等8个省、市、自治区。52贵州南部和广西西北部接壤的红水河流域是保留铜鼓文化最丰富的地区,还在使用铜鼓的民族主要有属壮侗语系的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属苗瑶语系的苗族、瑶族和属藏缅语系的彝族。131中国学者按照标准器分式和出土铜鼓的地名把铜鼓分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等8种类型。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中国历史上使用铜鼓的族群有骆越、乌浒、俚、僚、蛮、仲家、苗、黎等族。66史籍中关于铜鼓的最早记载见于《后汉书》中。《后汉书?马援列传》载:“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还上之。”卷二四《隋书》中载:“自岭以南二十余郡……诸獠皆然。并铸铜为大鼓,初成,悬于庭中,置酒以招同类。”卷三一可见隋朝时期,铜鼓广泛分布在岭南地区的獠民中。唐代刘恂的《岭表录异》记载了广东一带铜鼓的情况:“僖宗朝,郑纟因镇番禺日,有林葛者为高州太守。有乡墅小儿,因牧牛闻田中有蛤鸣(蛤即虾蟆),牧童遂捕之蛤跃入一穴,遂掘之,深大,即蛮酋冢也,蛤乃无踪穴中得一铜鼓,其色翠绿,土蚀数处损阙,其上隐起,多铸蛙龟之状。疑其鸣蛤即铜鼓精也。遂状其缘由,纳于广帅,悬于武库。今尚存焉。”8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载:“铜鼓,古蛮人所用,南边土中时有掘得者。相传为马伏波所遗。其制如坐墩,而空其下,满鼓皆细花纹,极工致。”可见,在宋代,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中有铜鼓为马援的遗物的传说。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廉州有铜鼓塘。钦州有铜鼓村。灵山有铜鼓岭……皆以掘得铜鼓而名”。卷十六这些文献记载表明,在历史上,中国南方地区普遍有铜鼓存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已出土并收藏的铜鼓约1400多面,其中广西600多面,仅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就藏有300多面。此外,广东省各地博物馆收藏约17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