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在学科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2013-04-12

【摘要】:在学科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教师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以人为本的质量观等方面;归纳总结管理中的做法和效果。
 

论文关键词:学科管理;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论文摘要:在高等院校实行的二级管理中,学科(系部)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行政管理职能和教学管理职能;在学科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教师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以人为本的质量观等方面;归纳总结管理中的做法和效果。

学科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级组织形式。学科管理主要承担学校大量的日常行政管理职能和教学管理职能,学科管理直接面对教师和学生,是高等学校教学宏观管理具体实施和推进的关键所在,在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科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新时期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21世纪教育理念实现重大变革的迫切要求。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人为出发点,即以人为主体,以人为目的。对学科管理而言,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给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实现教师和学生最大、最好的发展可能。

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在学科层面上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学科管理观、以人为本的教师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及以人为本的质量观等方面。

1以人为本的管理观

以人为本的管理观是指学科管理要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发展、和谐发展和自主发展,以推动学科的全面发展。 在学科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一是坚持“人”重于“物”的价值观。努力在全学科范围内形成一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信任人的气氛。形成学科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彼此和谐尊重的氛围,这为实现人本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是实现人本管理的具体体现。二是突出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实践观。工作中着眼整体,实现最大优化;重视局部,实现效益最大发挥,使整体和局部得到协调共生。比如各教研组之间、各任教的年级及班级之间,在教育共识的要求下,相互学习鉴赏,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三是实施情感与制度并重的服务观。依法治教,制度的管理和规范是不可少的,奖勤罚徽,选优汰劣,在制度面前应是人人平等。情感管理就是了解和尊重教师合理的需要,把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特别是考虑到知识分子自身的特点和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情感与制度并重方面,以服务为宗旨,摒弃管、卡、压,摒弃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坚持人是规章制度的灵魂。四是实践健康持续的发展观。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学习策略教育,抓住质量这条生命线。同时注重学科文化建设,从教育的意义、师德风范、学校的办学思想、专业的培养目标、行业特色等多个方面,构建学科的文化建设,并在具体实践中把教育价值观念的形成、文化精神的培养和学校形象的塑造统一起来。

2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学校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机构,是教育人、培养人的摇篮,其宗旨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而服务的执行者是教师,因此管理和激励教师,使得每一位教师人得其位,位适其人,最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是学科管理服务到位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学科的管理者必须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观点,不能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领导和指导教师工作。因此,提倡学科管理中的“人本位”,也就成为学科教师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以人为本的教师观,要求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根据教师发展的需要,积极促进教师群体和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对教师,学科充分尊重其存在和价值,关注教师的生存及发展,从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专业素养、心理需要等各方面激励和帮助他们提高素质。

在实际管理中,一是切实调动教师民主管理的参与意识。充分认识到教师在学校的工作生活中有着较强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如学科有关规章制度的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修改,各类基础、临床实验室的设置等,都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相关教师共同实施。参与学科管理可以使教师得到精神上的寄托、感情上的满足、利益上的实现;可以使教师充分感到自身才能的发挥、自我价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