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1指向性。主要是指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区体育本质定向。社区体育是由社区居民在共同生活中,因其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体育,它的服务导向十分明显,如果离开了这点,就不称为社区体育了。
3.3.1.2社会性。主要是指社区体育体现的服务对象的最终结果都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从而形成“身心健康”的“体育生活——健康生活”。由于社区体育的特殊性,决定了社区体育产业必然包含着社区体育事业的因素。
3.3.1.3有偿性。主要是指社区内开展的体育活动并不是全部是无偿的,因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社区体育,无论是事业还是产业,都不可能无偿提供满足社区居民各种特殊爱好的体育需求。
3.3.1.4经营性。主要是指社区体育的服务对象,虽然具有共同的体育需求,但由于社会层次、价值观念,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不同,肯定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根据社区居民各种不同需求所提供的体育服务,都可理解为是经营。
3.3.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我国的社区体育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收入还不高,综合国力还不强,政府还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来投资社区体育事业。因此,不仅要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和社区建设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而且还必须引入“经营理念”和“经营思想”,使国家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例如,社区在投资新建体育设施时,不仅要考虑居民的实际体育需要,还要考虑如何能够带来更多的人参与到健身体育的队伍中来。其次,是指“无私奉献活动,不是无偿贡献活动”,要将提供有偿社区能服务的观点引入社区体育事业发展之中。但这种有偿服务的前提是“无私奉献活动”,因此,这种有偿服务仅仅是作为成本的一种部分补偿或补贴,并非完全的经济成本核算。
3.3.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我国社区体育产业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为社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社区体育产业作为补充和完善社区体育事业的一种特殊形式,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它虽然明确树立了追求直接经济效益的目标,但这并不能否认它同时藏着与社区体育事业同样的,以增强社区居民体质,促进社区居民健康,培养社区居民良好体育习惯的实际效果。因此,社区体育产业有别于其他产业,它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体现着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虽然“花钱买健康”观念的建立,促进了社区体育消费市场的形成,推动了社区体育产业的发展,但是,从提高人类自身素质的视角分析,随着社会物质基础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社区体育事业的大众化和贴近生活,将来必然会冲击社区体育产业市场。因此,我国现阶段社区体育产业发展,要注意项目的选择和服务对象的定位,尽快培养并形成固定的消费群体,这是提高社区体育产业抗风险能力的关键。
4 研究结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概念,也包含了精神层面的内容,必须“以人为本”,以人的身心健康为前提。小康社会是一种健康、幸福、和谐的社会,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为了增进人们的健康,必须加强社区体育建设,而要加强社区体育建设,发展体育事业,就必须进行体育体制改革,转变体育观念。文中强调指出,加强社区体育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环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我国社区体育有四个特点:指向性、社会性、有偿性和经营性。同时,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视角,根据我国的国情,阐明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我国社区体育事业和社区体育产业的实质和发展方向,认为社区体育事业不仅要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和社区建设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而且必须引入“经营理念”和“经营思想”,使国家有限资金发挥更大社会效益。社区体育产业发展要注意项目的选择和服务对象的定位,尽快培养并形成固定的消费群体,以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下一篇:关于和谐化电子公务模型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