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混龄教育模式中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2013-04-11

【摘要】: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论文关键词:混龄教育;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幼儿园由于受到生源、师资、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得不被动采取混龄编班的组织形式。混龄教育为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提出许多挑战,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机会。

研究表明,混龄教育的组织模式为幼儿创设了更自然的教育生态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认知等多方面发展。因此,当目前我国独身子女社会化成为一个被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时,许多城市幼儿园开始了混龄教育的探索与尝试。

然而与城市幼儿园相比,我国的许多农村幼儿园却依然由于受到生源、师资、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得不被动采取混龄编班的组织形式。由于农村学前混龄教育的实施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中,教育者对混龄教育的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混龄教育始终持有不接纳和不认可的态度,导致他们在混龄班中依然自觉不自觉地趋向于以同龄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来指导和组织混龄班幼儿的活动。因而也缺乏努力探讨适宜农村幼儿园混龄教育的课程模式的主动性。这样,农村幼儿园的混龄教育既不符合同龄教育的特点,又不能充分发挥混龄教育的内在价值,于是只能处于一种尴尬的似是而非的两难境地。

与传统的同龄教育模式相比,混龄教育的组织和实施,不仅要在一种全新教育理念的支撑下逐步改变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改变其教育观念和行为。而这种改变的发生不但需要借助研究者和管理者提供的帮助,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在混龄教育中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尽管在笔者的调查中农村幼儿教师多反映混龄教育对教师的班级管理、活动组织等都造成一定的困难,但如果教师能以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并继而努力尝试有效解决混龄教育为教师的教育实践造成的诸多不便,则这些不便未尝不能进一步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革新和专业素养的提高。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混龄教育为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提出许多挑战的同时也为其专业成长提供了机会。

一、混龄教育对农村幼儿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会

传统的同龄教育模式中,我们提倡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但是由于同龄幼儿在年龄发展水平上存在的共性,教师对幼儿差异性的关注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自发的行为。但是在混龄的教育情景中,幼儿的年龄差异、个性差异、组合形式差异交叉在一起呈现在教师面前。当无处不在的幼儿差异性如此清晰地出现在教师面前,教师就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适宜不同的幼儿。这样,“尊重幼儿差异性”正在逐步转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正是由于混龄教育中存在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在混龄教育中也就有可能发生一些无法预知的突发性事件,如何理智应对这些突发事件并及时把握教育契机将其转化为教育内容呢?这同样要求教师能有更多的实践智慧。可以看出,混龄教育对教师的教育机智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但也正是在不断满足混龄教育情景中幼儿的多样化需求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在接受挑战的同时不断被培养。

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农村混龄教育有效实施的保证。因此,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幼教研究者能够关注农村混龄教育,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理论和技能上的帮助。同时也呼吁管理者能在正确认识混龄教育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实施混龄教育的有力支持,例如政策保障和技能培训等,以便于使农村幼儿教师尽快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混龄教育。

也正是这种巨大的差异性使得教师无法再能依据一个单一的年龄发展目标就顺利地观察了解幼儿并指导其活动。当农村教师试图依然依照安全的同龄教育方法来组织混龄班幼儿的各项活动时,他们也确实发现这种做法根本无法兼顾到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传统的“授受”式知识传递在此遇到了更大的困难。而当幼儿处于一种相对自然的情景中时,却有了令人欣喜的发现:大年龄幼儿会为小年龄幼儿自主地提供帮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责任和自信;小年龄幼儿会模仿大年龄幼儿,他们从大年龄幼儿那里学到的知识更直观鲜活,更符合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正如蒙台梭利所说:“我们学校的经验表明了不同年龄的儿童之间可以相互帮助。年龄小的儿童可以看年龄大的儿童做事并请他们说明解释。他们是很乐意这样做的;这样的教学才真正有价值,因为5岁儿童的心理比我们更接近3岁儿童的心理,幼儿很容易学会我们认为是难以传授的东西。在他们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人们在成人与幼儿之间很少发现的交流与和谐。‘有很多东西教师是不能传授给3岁的儿童的,但5岁的儿童却能轻而易举地做到。在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自然的心理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