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素质教育实践与思考

2013-02-14

另外,要特别强调的是:虽然实践活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直接因素,但实践活动是人的活动,没有人参与的活动就不可能是实践活动,而人参与活动的动力是人的积极性,积极性直接影响活动质量的优劣和高低。因此,我们不得不说:人的积极性在人的能力形成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与积极性密切相关的性格特征塑造和世界观培养与教育却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内容。

关于思想品德教育

曾经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本地区教改,对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实行统一的开卷考试,笔者参加了这次考试的监考工作。由于学生事先被告知本堂考试是开卷,允许带各种资料和书籍进入考场,所以全体学生无一例外的,人人都带了大量的资料和书籍来到考场,考室内一片哗然,久久不能平静,快到发卷的时间了,我不得不对这种现象说几句,以使考试能按时顺利进行,当然提醒学生考试时间将到,要求他们自觉遵守考场纪律是必要的,但似乎今天的这些话对他们毫无作用,纪律乱象仍然十分严重,凭着我的经验断定:这是考前茫然心理状态所引起一种情绪不安反应,于是我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简要的考前心理辅导,我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奢望今天通过翻书和资料去争取好成绩,如果你的头脑现在还在考虑通过怎样翻书和查资料对付这次考试的话,那失败就在前面等着你们。如果我是你们中的一员,我今天除了一支笔而外,什么都不会带进考场,因为我觉得用翻书和查资料回答考试题的这种做法毫无意义,出题者也不会愚蠢到这个地步。这时,就有几个学生几乎是同时脱口而出:我们考前又没有背,那咋办?“用你们的思想,理念,认识和理解去答卷,放松自己的情绪,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聪明才智。”这是我给他们的回答。与其说这是给学生的考前忠告,倒不如说是我长久以来对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课的希望。令人惊奇的是:考室内一下子出奇般的安静。经过一两分钟的沉默之后,渐渐地有人好像若有所悟似地开始整理和收拾桌面上摆得乱七八糟的书籍和资料,其余没有整理书籍和资料的学生和我们监考老师一道在平静地等待考试指令的发出。刚才的烦躁和不安早已烟消云散。由于这次监考工作比较特别,我十分关注这次考试的成绩统计与分析,统计与分析的结果显示:在这个考室参考的学生成绩普遍十分突出。此后,我庆幸自己事前判断和推测与出题者意图之偶然巧合,更被出题者持有的思想品德教育正确理念和大胆尝试所感动,但同时也对现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弊端感到忧心重重。

在现阶段教育实践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存在两大突出弊端:一是许多思想品德课程仍然停留在知识教学的层面,没有完成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过渡,课堂仍以讲解书本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书本内容对付考试为主,没有把培养学生世界观和塑造学生性格特征的要务放到重要位置上来考虑,忽略了思想品德根基这个大问题。二是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十分低下,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的思想品德在人的成长中的重要性和与学习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这种现象没有:各方面优秀的学生都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各方面差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品德的问题。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在转化差生时总是从思想品德方面入手,然后再及其他,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其中的奥秘在于抓住了思想品德这个要领,达到了纲举目张的效果。如果你认真研究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就不难发现这样一条规律:教育,世界观,性格特征,积极性,教学活动,各种实践活动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形成的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链:即教育培养和塑造人的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人的性格特征,性格特征孕育人的积极性,积极性支撑教学和实践活动,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品质,思想,观念,情感和规范的言行。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思想品德在人成长中的重要性。那种脱离思想品德教育抓教学的人只能被认为是一个不懂教育和教学的门外汉;那种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囿于书本知识教学,不能把学生世界观和性格特征的培养与塑造放在重要位置上来考虑和实施的人也只能被认为是一个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关于教育与教育管理

这里首先要说明的是:不要认为教育管理是学校行政的事,与教师毫无干系。恰恰相反,教育管理不仅与教师密切相关,而且在育人的问题上比学校行政管理重要得多。可以这样明确地说:没有管理的教育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也是一种不可能取得成就的教育,而没有教育的管理是一种简单粗暴的野蛮管理,也不可能产生管理的效应。教育与管理必须紧密地结合才可能产生教育与管理的双重效应,取得1+1大于2的效果。一些在这方面做得好的教育工作者颇有心得,值得借鉴:

育人好比木工做水桶,先将一块块木板刨光,修理周正,这就是教育;再把一块块木板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水桶,这是组织;但这个桶还不能装水,因为一是会漏,二是可能散架,三是经不起考验-----提,挪和碰撞,所以还得加两道箍,用来把他箍紧,把握牢固,这就是管理。

在现在的教育实践中,教育,组织和管理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一种是有教育没管理。教师讲得多,学生听进去的少,组织纪律涣散,教育教学效果差,教师威信降低,多属于这一种;另一种是有管理,硬性规章制度多于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师生对抗,逆反心理严重,集体组织内部矛盾重重,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多属于这一种;还有一种就是教育,组织和管理都实施不力。学生自律性差,言行不一致,意志薄弱,缺乏毅力,多属这一种。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总是能够把教育和组织管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果你想树立教师个人的威信这就是秘诀。

关于阅读

阅读作为一种个人获猎和拓展知识的手段已普遍被人们所采纳,但把阅读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手段用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却为数不多;而把阅读科学书刊纳入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更是少见。可以说这是现代教育的一大遗憾。下面的两个案例可能会启发我们认识到这种手段的重要性和可采用性。

Thomas是美国一所中学的自然科学教师。今天他的工作任务是带领他的学生完成“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学习任务。现在该是他上课的时间了。Thomas像往常一样潇洒自如地走进他的课堂,像下面这样开始了他的课:

Step one------评价上节课学习。注:评价时潇洒的姿态和风趣的语言不时地拨得学生欢快的笑声和掌声,全班每一个同学都在这时受到鼓励和表扬,Thomas一一地把功课本亲自送到每一个学生手中。

Step two-----学习新课。注:Thomas没像我们一样要做很多事,他仅仅告诉学生:我们开始学习新知识------有机物和无机物,我带来了一个有机物------就是我停在校园里的大众牌轿车。

这就是Thomas在这节课所做的全部事。这堂看似简单接近荒唐的课引发出下列几件事情却令人瞠目:

第一,学生在Thomas讲完话后开始阅读教科书,并在这之后陆续取走了教室书架上所有关于自然科学的书;

第二,当天课后学生借走了学校图书馆所有关于自然科学的书;

第三,第二天当Thomas再来到这个班的时候,学生与Thomas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您的大众牌轿车不是有机物。”在学生回答完Thomas一连串“为什么?”的问题之后,Thomas向学生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谢谢你们帮我搞清楚了我的大众牌轿车究竟是个什么物。在学生的一片欢呼声中,Thomas完成了他的教学任务,面带微笑离开了他的课堂。

第四,学生在争论中显示出:所用知识远远超过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相关知识,已涉及到生物,化学,物理等众多领域,让人震惊。

接下来,这一案例是关于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苏霍姆林斯基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教育教学专著,其中有一半以上的著作提到了阅读。最为典型的是他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一文中讲到:“我曾试用过许多手段来减轻这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是的,必须使这些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些书。我在三——四年级和五——八年级教过书,我总是注意给每一个‘后进生’挑选一些供他们阅读的书籍和文章,这些书刊都是用最鲜明,最有趣,最引人入胜的形式来揭示各种概念,概括和科学定义的含义的。应当让这些儿童的头脑里产生尽可能多的关于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疑问,让他们带着这些疑问来问我,——这是对他们进行智育的十分重要的条件。

我从来没有,一次也没有给这样的学生补过课,那种补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会在正课上没有掌握的教材。我只教他们阅读和思考。阅读好比是使思维受到一种感应,激发它的觉醒。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该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

好了,苏霍姆林斯基讲得够清楚的了,我再说就显得自己太没趣了。不过我还是希望各位同仁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们经常说让学生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为不教才是理想的教育教学境界,怎样才能达到这一境界,这是不是一个值得去尝试一下的办法呢?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