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从“布朗运动”到“磁化”-建构“校外德育场”育人模式初探

2013-02-14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学校要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接待日、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建立家长委员会等多种方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学校要主动与……校外的文化教育单位建立联系,充分利用这些专门场所和社会文化教育设施,并积极开拓和建设校外教育的场点、营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教育。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我所以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就是说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和支持。尤其是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项工作不仅教育部门要做,宣传思想部门、政法部门以及其他部门都要做,全党、全社会都要来做。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克鲁斯卡娅指出:“校外工作的意义极为重大,因为这种工作对正确地教育儿童很有帮助,它可以给儿童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②

上述法律政策和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和发展德育工作的方向,即把各界教育力量有机整合起来,协同育人。

2、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社会化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教育,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也就是说,人类教育是在高级动物的本能活动的基础上经过社会性发展的飞跃而产生的。人类教育和动物的本能活动是存在联系的。但教育不是动物本能,它是和动物本能有本质区别的社会性活动和社会性职能。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③人的社会化,亦称为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自己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④人的社会化的实质乃是以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去促进人的社会化,促进人的发展,即掌握这些知识和经验,使之内化为人的精神财富,内化为人的思想、能力、品质。这个内化的最主要的内容是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认识结构、道德结构、审美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人的观念、心理和生理结构的发展和完善,促进人的成熟。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实现思想品德社会化。人只有在社会环境中才能顺利实现人的社会化,否则就不能奢谈人的什么社会化,印度“狼孩”的境遇从反面证明了社会环境对人的社会化所起的作用。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曾提出一个心理学公式:B=f(P.E)。其含义是表示人的行为(B),是个体的综合因素(P)和环境因素(E)的函数。这里我们用它说明人的心理与道德素质的形成是主观因素(P)和环境因素(E),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⑤所以人的社会化,不仅在学校内进行,它也在家庭、社区、同辈群体、职业单位等社会化机构内进行并受到众多的社会因素如社会文化、大众传播媒介等的影响。如果把教育当做一个有目的、有控制对象的社会化过程,那么其他社会化机构、场所或因素则并非是一个可控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个体来讲,他所出生的家庭及家庭居住的环境、所处的社会阶层、父母受教育水平、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个体所接触和形成的同辈群体及价值倾向都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却对个体社会化过程发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学校以外的其他社会化因素有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个体心理发展是社会环境与主体交互作用的结果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为其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规定了其发展的潜在可能范围;而个体的社会环境条件则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也就是说社会环境在遗传的可能范围内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现实水平。社会环境制约个体心理发展。

印度“狼孩”卡玛拉、阿玛拉姐妹俩的境遇,则从反面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会化了的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点。“南京市某区有三个孩子被长期禁锢在与世隔绝的斗室之中,严重缺乏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后来尽管被送到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但也因为时已晚而事倍功半”。⑥我国古代传说“孟母三迁”的故事和谚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通俗生动地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个体的心理发展受社会环境的制约,这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但这并不等于说,个体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可以机械地决定心理的发展。社会环境作为客体,个体作为主体,客体和主体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即社会环境作用于主体,影响主体的发展,而主体也对各种社会影响作出反应,反作用于客体,去影响、改造社会环境,从而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外部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主体的活动,通过主体的内部原因来实现的。人是在积极活动中去接触现实、改变现实,从而发展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的。可以说人的心理发展不是孤立地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是主体通过哪些活动及在活动中持什么态度为转移的。是社会环境与主体交互作用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在革命活动中,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⑦

4系统各部分经过整合能放大整体功能

在古代,亚里斯多德曾指出: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恩格斯写道:“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和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⑧系统论的奠基人贝塔朗菲提出了一条“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机械总和”的著名定律。这条定律如果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