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几点思考

2013-02-13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是温总理曾经在视察职业院校时所说的话。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这句话精炼地概括了我国职业教育需要走什么样的路线。

就业是民生之本。服务于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业、转岗以及下岗再就业的需求,这是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这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是按照这个思路稳步推进,从高出大学几十个点的就业率来看,中国的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高技能的劳动者。

就在本科毕业生遭遇求职“瓶颈”的时候,不少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却一路飘红,红得有些让人羡慕。但是,在高就业率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隐忧。据了解,许多职校学生的第一份工作是通过学校找到的,做不了多久就由于各种原因画上了句号,然后开始了靠自己找第二份工作的艰辛之旅。职校毕业生就业,是一种“喜忧参半”的就业。

一、职校学生就业的现状

(一)职校学生的优势

1、职校学生对自己定位合理

调查显示,当前,某市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较为现实,在择业时较为理性,择业观更加务实。有54.1%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优先考虑薪酬和地域因素,其中有33.3%的毕业生对“薪酬与福利”的期望接近企业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标准。并且面临就业的半数中职生都愿意从企业底层做起,一步一步提高自己。与之相比,只有20.8%的本科生对“薪酬与福利”的期望接近企业对本科毕业生的标准,有62.3%的本科生对“薪酬与福利”的期望远远高于企业的标准。这些数据表明了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时能端正自己的态度,能清楚认识到自身价值,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

2、职校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核心,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很多学校遵循“一年学基础、一年学专业、一年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十分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紧跟市场,学生毕业后进可升学,退能就业,选择灵活。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在此方面略胜于以理论学习为主的本科生。而企业对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的需要,也正好促进了职校毕业生就业。

“高职生动手能力强、知识结构更加适合企业需求,到岗后经过系列培训,很快就能成为高级技术人才。”对于高职生走俏,武汉新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克利如是解释。

由此可见,职校和企业两方面的供需对口,也成为职校毕业生就业优势之一。

3、职校学生年龄较小,有较强的可塑性

作为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自然注重企业利润,理所当然的也就注重培训单位用人的成本。职校学生普遍年龄较小,经过培训后能为企业提供更多年限的劳务,并且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能更好的满足企业对工作人员的需要,更好的为企业提供劳务。

(二)职校学生的劣势

1、职校学生文社会地位不高

尽管就业率达95%,我国职业教育仍被称低层次教育。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职业教育无形中被降格为“低层次教育”和“断头教育”。时下很多人认为,既然初中毕业后是打工,中职毕业后同样是打工,而且工作内容和工资水平相差无几,那三年职业教育简直是浪费时间。可见,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并未彻底改变,高就业率背后还有隐忧。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职业教育的隐忧主要体现在社会认同度不高,毕业生社会地位低。河南省某技校学生就曾感慨,即使职业教育就业率再高,也总被认为是“二等教育”,是学生在上不了一本、二本、三本之后的无奈之举。此外,优秀技工工作累、工作环境相对较差,社会地位也不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