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析语文课程改革的制约因素

2013-01-18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浅析语文课程改革的制约因素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制约因素

论文摘要:语文是一门融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极强的特殊学科。语文课程的改革受社会实际、历史传统、课程内容、思想方法、教师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与语文教学质量和语文课程改革密切相关,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必须关注这些因素。

当下,同其他基础学科一样,语文课程改革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茶。新的教育理念为广大语文教师带来了一股春风,新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注人了活力,新的语文教材更加贴近了学生的生活现实,语文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然而,在这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背面,有识之士却也发现了语文课改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解读理念的多,成功实践的少;追求形式的多,解决问题的少;感情用事的多,理性审视的少。加之外来教育思想和升学考试的博弈,某些语文教师已在理想与现实中徘徊,以至于有人感叹说:我们越来越不会教书了。古人云:临事而惧,如履如临。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时刻,我们既不可停滞不前,又不可不深刻反思:制约语文课程改革的因素是什么?

语文是一门融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极强的特殊学科。正是由于它的特殊性,语文课程的改革受社会实际、历史传统、课程内容、思想方法、教师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制约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制约着语文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等闲视之,必将产生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和实践的形式主义。因此,本文拟从社会实际、历史传统、语文知识、辩证方法、教师水平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社会实际:语文课程改革的现实条件

包括语文在内的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系统中除了教育系统外还有其他子系统,其中主要的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与整个社会大系统及其他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这种本质的联系可以概括地表述为: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起作用。语文课程改革亦如此。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必须考虑社会的发展水平。具体说来,至少要关注以下几个社会现实问题:

语文课程改革应关注城乡差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我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这一状况决定了我国国民教育的重点和难度在农村,同时也决定了包括语文在内的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然而,当前的课程改革都是以西方发达国际或地区的教育为范本,课程理念与方案的提出也都是以城市地区为背景.忽视了我国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巨大的地区差异,致使农村地区的教育者对课程改革一片茫然和无奈。如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探究式学习的有效进行必须以占有丰富的图书资料或拥有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为前提,而这恰恰又是广大农村严重匾乏的。

语文课程改革应关注人才需求。我国正处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阶段,接受工业社会的普遍规则(即追求效率和秩序)是首要的任务。我们社会急需大批的科学技术专门人才以及熟练的劳动力,这种社会需要往往就会使“全面发展的人”这种理想要求的实现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并将其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体现出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突出了课程目标的实践性;“知识与能力”不再是传统所理解的听说读写能力,而更加强调了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很理想化的目标,并不是能普遍实现的标准。

语文课程改革应关注评价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加强形成性评价”等。但由于现行的“中考”“高考”的压力,考试选拔的功能并没有淡化,在新的社会压力的面前,升学竞争更加激烈,广大师生、家长不可能不重视考试分数。尽管人们也都知道一卷定“乾坤”的考试不合理,但眼下的确找不出更合理的办法,或者说不具备采用更合理办法的客观条件。受考试制度的影响,社会也习惯用分数和就读学校来评价一个人的能力的高低。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看重文凭和毕业学校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评价人才的标准反过来又促使人们对分数的重视,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总而言之,无论是教育内部的评价标准或是社会的评价标准,说到底还是与当今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的欠缺相关,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关。

历史传统:语文课程改革的文化基础

语文是一个民族存在的家,它负载着民族的文化精神。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每个民族的母语教育都逐渐形成了特色,具有自己独特的母语教育方法论和母语课程观。这些方法论和课程观反映了一个民族母语教育的内核,具有很强的传承性,是民族母语教与学本体规律的体现,更多地体现出其“自为性”,如语文教学的“文道统一”,学生阅读的“虚心涵咏”,教材编写的“文”(各类文章)与“知”(语文知识)的处理方式等。

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80年代末90年代初都有过大规模的讨论,特别是后一场关于语文教育人文性的讨论,持续了十多年。讨论始于1987年,由上海陈钟梁首先提出,他在1987年第8期《语文学习》上发表了《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一文,从哲学的角度对语文教学进行思考;1993年9月,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王尚文的专著《语文教育学导论》,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最重要的课堂;1995年6月《语文学习》发表了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一文,于老师给语文学科性质重新定位:“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1996年4月15日,《文汇报》在“教育园地”专栏上发表了于漪和程红兵《关于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对话》,于老师进一步阐述了她的语文教育的性质观,“语文教育不仅应注意语言工具训练,还要贯彻人文教育思想”。在这场争鸣中张志公和刘国正先生均发表了重要见解。可以看出,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科的性质概括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对语文课程发展历史的尊重和讨论成果的汲取。

关于语文课程内容(主要指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的安排,从语文单独设科以来,便呈现出时分时合的演变。在新式学堂兴办之初,“文”和“知”是混合编排的。民国建立以后,在中学的国文教学中,分别设置了“文字源流”、“文法要略”、“中国文学史”等分支。新中国成立以后,合而为“语文”。1956年,又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后又合二为一,直到现在。这些对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在组合方式、系列安排上的积极探索、经验积累及思维模式,对今天的语文课程的规划及教材编制的影响是深刻的。香港教育学院中文系何文胜先生在《对四套新课标初中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的再思考》一文中,对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和湖北版的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体系进行了中肯而又深刻的批判,对如何科学有序地建构语文教科书编写框架提出了个人看法。在其分析中,不难看出语文课程内容/教材的历史制约性。

语文教育改革不能离开语文教育的历史,也不能离开语文教育现实。历史是割不断的,教育现实也是撇不开的。问题在于,我们无论继承还是创新都不能带有盲目性,都要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要扎实地站在语文教育发展的“昨天”与“明天”的新旧契合点上去寻求自己的更新和发展。

知识教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内容

钟启泉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我国80年代以来对‘应试教育’、‘应试学力’的批评,实质上就是对‘学校知识’的批评。”可见知识及其教学的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中语文知识教学成为众矢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出现“淡化”知识的倾向,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不宜刻意地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现象”,语文知识教学又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如何看待语文知识、如何进行语文知识教学已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绕不开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