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有关语文课程改革下的文言文教学策略
[论文关键词]文言文;教学;传统文化
[论文摘要]要改变文言文教学低效的现状。关键是在教学中树立“乐学”的教育观:激发阅读期待.搭建“乐学”支架;优化教学方法,提高“乐学”效率;挖掘审美因素,享受“乐学”情趣;培育民族情感,提升“乐学”境界;提高教师素齐.以“乐教”引导“乐学”。
语文新课程凸现了文言文教学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然而,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如去年广东省高考古文翻译题就有逾万人得0分。造成文言文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两条:一是教学目的定位不当,“为考试而学,为升学而学”成为文言文教学主要甚至唯一的目的,以致教学内容向艰深、琐碎、偏僻延伸;二是教学策略失准,串讲、串译被视为文言文教学的不二法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心理,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教得辛苦、教得无奈,学生更是学得艰难、学得疲惫,以至于视文言文学习为畏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要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关键是要彻底改变为应试而死记硬背的“苦读”教育观,树立自我发展的“乐学”教育观。
一 激发阅读期待搭建“乐学”支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这一概念源于接受美学理论。姚斯在其《论接受美学》一书中提出: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原因,心理上往往会产生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这种心理图式习称“阅读期待”,它是指阅读主体的认知结构(即读者阅读之先所具有的生活经验、文化知识等)及由此产生的阅读需求(即读者阅读时的动机、目标等)和阅读期待(即读者希望通过阅读获取愉悦、有价值的信息等)。任何读者都是带着自己的认知图式去阅读的,这种“阅读期待”成为阅读的心理动力,支配着阅读活动的全过程。可见,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时能否形成阅读期待是文言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更是学生“乐学”的关键。要形成“阅读期待”拓展阅读的思维空间,关键是要跨越“阅读思维的四维空间”,即读者与文本、作者、世界、自我的距离。m而跨越读者与文本的距离是前提。众所周知,文言文教学与白话文教学最大的差异在于文言文“晦涩”难懂的语言在阅读的主客体之间筑起一道无形的墙,即读者在文言文阅读中跨越自我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较一般的文本阅读更为艰难。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支架式教学就有特别的意义。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教学中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最后撤去支架。它是以维果茨基的“辅助学习”为基础的。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的心理机能,如对于注意的调节以及符号思维等,在最初往往受外在文化的调节,而后才逐渐内化为学习者头脑中的心理工具。①文言文教学应该怎样为学生的“乐学”搭建支架呢?
1 创造情境
(1)精心设计导入
导入是语文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很强的艺术性,是激发学生阅读期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特别注重导入的设计和运用,不少优秀教师更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如钱梦龙老师导读课的“序幕”设计有4个特征,即“散”、“悬”、“趣”、“小”:于漪老师导入的特点则是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整个设计情趣盎然。嘲文言文教学要考虑到文言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精心设计导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2)科学运用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