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浅议关注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创新;继承;教学评价
论文摘要:语文课程改革实施三年多来,在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学行为的同时,还存在着对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背弃,对《语文课程标准》要义的背离。要注意发现、研究、解决这些语文课改过程中的新问题,在实践中摸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规律。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从启动、实验到全面推开,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了,高中课程改革也已起步。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摸索,语文教学展现出了新的气象,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作为一个清醒的改革者,一个负责任的语文教师,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应该在更新教学理念、变革教学行为的同时,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语文课程改革健康地向前发展。当前,有哪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呢?
一、创新与继承的问题——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和财富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任何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改革都离不开创新,都需要创造出新的理念新的秩序新的价值。创新是一种精神而非模式,是一种动力而非教条。任何创新都不可能做到“全新”,只能是对传统的改造与发展。中国教育的基本理论在孔夫子时代就已经形成,中国语文教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到了近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与西方教育思想融合,产生出中国式的语文教育理论体系和行为规范,其代表和集大成者便是叶圣陶先生。叶老先生关于“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教诲,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并且与新课程理念高度一致。对于祖先留下来的语文教育宝典,我们不是研究透了,认真实践过了,而是做得还远远不够。相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已经被挤兑得所剩无几。语文课程改革应该呼唤优秀传统的回归,而不能把“已有的”“过去的”统统“革”掉。《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学习要注重积累、领悟,其实传统语文教育最看重的就是阅读、吟诵、揣摩和感悟;倡导教师、学生要成为对话者,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和探讨,其实一部《论语》就是师生对话的典范。有人借实施课程改革的“东风”,对语文教育传统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批判和否定,如果不是无知的话,至少也是浅薄与轻率的表现。我国语文教育的确存在不少弊端,有的还相当严重,并且根深蒂固。但是,母语教育的弊端是世界各国都在面对的一个难题,何况汉语言教育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能依赖于对“过去”的简单否定和对“西方”的简单引进。创新不仅需要吸收外来的先进的思想理念,更需要发扬民族的“草根”的优秀传统。对语文教育来说,还得弄清楚哪些是需要或者可以创新的,哪些是无需或者不能创新的。有的老师指导学生作文要“体裁创新”,实际上只不过是某种非常用体裁的套用罢了,何来创新?有的老师提出“情感创新”,那就简直不知道会创出什么新“感情”来了。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问题——不能顾此失彼。以人文性排斥工具性。或者相反
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困扰语文教育几十年。回顾历史,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每当强调工具性的时候,便忽视了人文性;每当强调人文性的时候,便忽视了工具性。我们总是以一种倾向替代另一种倾向,而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这当然与从上、从众心理和习惯思维有关,同时也反映出不善思考、不尚研究的现状。《语文课程标准》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确定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理论上厘正了语文教学改革的道路。可能是由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不恰当地过分突出了工具性而引发社会舆论的激烈批评吧,实施新课程后产生反弹,大家都在抢占“人文性”的高地,语文课堂上漫天探讨人文性,而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历史的失误以另外一种相反的形式在重演,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严重关切。就语文本身而言,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弘扬人文精神,不能忘记我们教的是语文课;强调工具性,要善于挖掘蕴涵于语文工具性内部的人文精神。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最近在一个座谈会上指出:“不能只要人文,不要语文。”真是一针见血,语重心长。
三、教学行为转变的问题——警惕两种状况:一是故步自封。二是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