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剖析大学生职业决策中的妥协策略

2013-01-17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剖析大学生职业决策中的妥协策略

论文关键词:妥协策略;社会声望;性别类型;兴趣

论文摘要:职业决策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的现实问题之一。通过预实验之后,随机选取89名大学生参加正式实验。采用2×3的混合实验设计探明大学生妥协策略的特点,结果表明:(1)大学生在三种妥协情境中的妥协次序基本支持Gottfredson的假设,但有其自身特点,社会声望始终是优先考虑的因素。(2)兴趣是职业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受东西方文化因素的影响。

1问题提出

职业决策是大学生面临的最重要的现实问题之一。Gottfredson指出,职业决策是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的表达。当选择一个职业路径时,个体运用性别类型、职业社会声望、职业领域这样的社会标准要多于运用兴趣、人格这样的个性特征。也有研究认为个体追求的首先是社会认同,其次才是个人认同。在做出职业决策之前,职业抱负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缩小的过程,人们逐渐淘汰和放弃那些不能接受的选择,建立一个自己认为可以接受的社会空间(限定)。简言之,职业决策就是“放弃最爱,接受可行”的职业自我概念发展过程。

职业自我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性别类型、社会声望和职业兴趣。有研究表明,在个体不断限定职业范围的过程中,妥协会遵循一定的次序进行:首先让步的是职业兴趣,其次是社会声望,最后是性别类型;即妥协的优先次序假设。然而Blanchard和Lichtenberg(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妥协的优先次序仅在男、女被试的单独检验中部分支持这一优先次序假设,还有部分研究没有取得与此一致的结果。本文所关注的妥协是指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这三个维度的逐个妥协的策略问题。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择业压力,然而,“就事论事”的就业指导多数只能提供一些面试技巧类的指导。因此,从生涯发展角度提出的职业决策理论更有可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然而在众多的职业决策研究中,以大学生为被试的妥协策略却无人研究。本文试图以大学生为被试检验国外有关职业决策的妥协策略,以期寻找我国大学生职业决策中的妥协策略,为更好地开展就业辅导与生涯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2方法

2. 1预测

通过预测,让大学生评估研究者选取的职业清单,计算两次让同一批被试评估的每一项职业的相关性,选出相关较高,即大学生有稳定认识的职业组成正式实验所用的职业清单。

2. 1.1被试

选取西北师范大学本科生33名参加第一阶段的预测,并且约定两周后参加第二阶段的预测,最终遵守实验约定,连续参加两次测试的被试为30名。

2.1.2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