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探究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2013-01-15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探究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论文关键词:教师 教学风格 形成

论文摘要: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有效的教学观点、技巧与作风的独特结合与表现。标志着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教学风格的形成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一、教学风格的内涵

“风格”一词.在我国最早用于指人的风度与品格,如《辞海》中将其解释为作风、品格,是对人品性的全面评价;在西方,风格(style)一词源于拉丁语“stilus”,是指罗马人的一种书写器具。现代英语中风格(style)常指形式、形态、类型之意。如今,“风格”一词应用广泛,如决策风格、艺术风格、认知风格等。在教学领域,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有效的教学观点、技巧与作风的独特结合与表现,标志着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

二、教学风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内在因素

1.意识因素。教学风格标志着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教学艺术的个性化常常来源于创新意识。创新意识能够成为唤醒、激励教师生成自身教学风格的推动力量。教师必须重视个人创新意识的培养,形成灵活变通的教学方法,创造独特的教学策略[2].才能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2.知识因素。教师的认知水平是形成教学风格的必要条件,教师所需的知识主要有自我知识、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等。教师要想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就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理想的教师形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学科内容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知识内容,每位教师都应该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是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这就需要精通课堂教学的管理知识,并在教学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最终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3.个性心理特征因素。心理学将个性心理特征定义为“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巴甫洛夫曾经指出:气质是每个人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特征.这种特征在每个人的所有活动上都打上一定的烙印。…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同样体现出教师的气质,如胆汁质的教师易形成热情乐观的教学风格;多血质的教师易形成思维敏捷的教学风格;粘液质的教师易形成教学逻辑严谨的教学风格:抑郁质的教师易形成教态稳重的教学风格。性格与气质联系紧密,不同之处在于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较易变化。一个乐观开朗的教师的教学常常有生动形象;一个性情急躁的教师的教学常常会“开门见山”:一个墨守陈规的教师的教学则可能是“中规中矩”。在教学中,教师的能力同样是影响其教学风格形成的个性心理条件,包括课堂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例如一个擅长于课堂教学的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一个擅长于社会交往的教师可以成为学生生活上的“益友”。

(二)外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