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探析普通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问题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翻译教学 教学翻译 课程设置 课堂教学
论文摘要:在对外文化交流空前繁荣的21世纪头十年,翻译研究成果日新月异,翻译教学研究也逐渐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翻译教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果。目前翻译教学相关的讨论多围绕翻译技巧的归纳总结和译例的赏析,而对于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或评价相对较少。本文是以南通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班级的翻译课程为对象的个案研究。通过师生座谈,教师经验交流以及教材调研等方法分析影响翻译教学效果的多种因素。希望能够由点及面,管窥目前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期为一线翻译教学工作者提供点滴借鉴,供广大译界同仁研究探讨。
一、宏观的讨论与观察
早在上世纪末,不少学者就振臂高呼翻译学学科建设。在不长的几年时间里,中国内地先后在一些大学成立了翻译学院或翻译系。很多本科高校都开设了翻译方向的英语专业以培养翻译理论和实践的专门人才。从表面上看,翻译教学欣欣向荣,兴旺发达,理应成果显著。可实际上,大多数翻译方向的毕业生并不能满足翻译市场的需要。[1]笔者从就业市场了解到:一方面用人单位抱怨毕业生一届不如一届;而毕业生也抱怨学校学的东西没有用,而工作需要的技能学校没有教。这其中问题出在哪里?高校教学体制原本就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北大清华借鉴剑桥、牛津;地方高校学习北京高校;民办学院跟随普通高校。一层一层学习效仿。学习借鉴没有错,可是不同类型的大学有其自身的特征和个体的差异,普通高校的生源和师资也着实不能跟名牌大学相比,模式借鉴了,用起来效果也大相径庭。翻译教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果。本文是基于南通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学生的翻译专业课程的个案研究。南通大学是一所发展中的本科二类院校,具有本科二类院校的基本特征。经过多年的教学与观察,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师生座谈、教师经验交流等方法了解到该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现状。希望能够由点及面,管窥当下普通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师资与生源特征,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及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翻译教学工作者提供点滴意见,供广大译界同仁研究探讨。
二、南通大学个案分析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前身是南通师范学院外文系,师范类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培养师资,几十年来该校为江苏省的基础教育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中小学骨干教师。自2000年开始,该校除英语师范专业以外扩招了三个非师范的班级:两个非师范班,一个外贸班,后来非师范班顺应全国翻译学科热改为翻译班。由此开始南通大学每年招收两个翻译班的学生,已经有十个年头了。目前外院有翻译方向班级8个,每个年级两个班。开班伊始,由于缺少翻译教学专业师资,课程设置也与师范方向学生没有太大的不同;后来随着师资的引进和在外进修教师的归来逐渐有所改观,翻译方面的相关课程逐年增加。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目前07-09级翻译方向学生开设的翻译相关课程有:翻译基础、英汉语言对比、翻译欣赏、实用翻译、翻译理论、高级翻译、英汉翻译与文化对比以及口译实践、高级口译等。翻译专业课程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到大四上学期止,其中大二下学期开设翻译基础(一);大三上学期开设英汉语言对比、翻译理论;大三下学期开设实用翻译、翻译欣赏;大四上学期开设高级翻译、英汉翻译与文化对比。课程设置上交叉重叠现象严重,漏洞空缺也有。概括一下问题主要有三:第一,中英文课程不平衡。第二,选修课雷同多。由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课程内容被重复灌输。第三,课程之间缺乏难度的递进与衔接。
翻译课程教学大纲所提及的实践性与功效性是翻译的基本目的所在,然而不少高校对翻译教学和教学翻译定位不够清晰,培养目标、大纲制定、课程设置比较混乱,存在人力物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无谓的损耗。加拿大翻译家让•德利尔区分了“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这两个概念。教学翻译是为了学习某种语言或在高水平中运用这种语言和深入了解这种语言的文体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它只是一种外语教学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考核学员外语学习的成果。翻译教学则是把翻译作为一门专业来教,它不是为了掌握语言结构和丰富语言知识,也不是为了提高文体的水平,其目的是要翻译出自身的成果。[2][7]因此,大学英语课程中的翻译相关内容的教学应该属于教学翻译;专业英语教学中的综合英语课、阅读课、文学课等课程中运用到的翻译也只能算是教学翻译;只有英语专业的翻译专业课程的教学才算是翻译教学;针对大外学生开设的翻译选修课也应该算是翻译教学。理清两个概念才能正确制定教学大纲,选择教学内容。另外,教师对课程名称的不同理解也直接影响了他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实施的安排。例如:“翻译基础”,可以理解为翻译导论(即An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也可以理解为翻译基本技巧(即Basic Translation Skills)。教师不能只看课程名称,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教学内容,还要查看学院相应的教学大纲才能开始备课。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根据翻译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定位来为其课程设置提供几条参考意见。首先,翻译方向的学生应该增加中文方面的课程,提高母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些英语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完全忘记母语,迫使不少学法不当的同学外语没能学好,母语能力却退化了,而大多数学生的中文水平永远停留在了高中阶段。早在1894年马建忠建议创设翻译书院时就号召要外文与国文两手抓,如今翻译方向的学生怎能不学国文?外语和中文是翻译的两条腿,任何一条短了都没法走路。其次,鼓励外院翻译方向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其他学院选修相关专业课程。西方相当一部分翻译系都要求翻译专业的学生在主修翻译的同时,学习某一专业领域里的一组基本课程,以达到既懂专业又会翻译的目标;或者强烈建议学生同时选修或补修经济、商贸、人文等社科与自然科学领域内与翻译内容密切相关的课程。第三,课程设置要尽量避免重复,增加难度的递进与过渡。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领导非常重视翻译教学方面的问题,在2010级翻译方向学生的课程设置上已经做了修缮与改良。
除课程设置问题以外,教材和考查方式也存在问题。目前市场上的翻译教材品种繁多,但精品很少。多数教材“以文本为中心”,在对比两个语言系统的特点和差异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一些条条框框的翻译技巧,配上精心挑选的体现其规则技巧的句子作为译例。译例和翻译练习多为文学作品中的句子,脱离了原作品语境又远离社会生活。各种教材之间所选译例雷同也很多:有的英译汉教材中的例子在汉译英教材中被倒了个儿,原文变成译文,译文变成原文,叫人分不清哪是原文哪是译文。因此,教师不能依靠一本教科书,只能将教科书作为参考资料有选择地使用。就翻译练习方面,可以将学生翻译练习的选择与目前正在试行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以及中高级口译资格考试等能力考试联系起来,一方面提高学生考证的应试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的专业翻译技能,为日后就业铺平道路。 翻译课的考核方式单一,评价效应失灵。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对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有很强的导向性。专四没有翻译方面的试题,专八试题多为文学作品片段的翻译,尤其以优美的散文或随笔为主。因此,各高校的翻译课程考试都效仿这样的模式。笔者调查过几门翻译的考试卷子,无外乎四大基本类型:英译汉句子翻译,汉译英句子翻译,英译汉篇章翻译,汉译英篇章翻译。 这样笼统的考核,只能看出学生翻译的综合能力,体现不出他们在各种不同课程上的收获与进步。翻译课程的考核方式需要多样化,例如,承接并顺利完成一项翻译公司的翻译任务可以作为实用翻译课程的考核方式;担任某项国际会议的口译志愿者也可以作为口译课程的考核方式。让考核方式与市场接轨,与社会实践接轨,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也可以为他们日后的就业提供一些实践经验。
三、“搞活”翻译课堂教学
解决翻译教学问题的关键还在如何“搞活”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翻译课堂教学上。陈葵阳教授在《从建构主义观点谈翻译课堂教学》一文中概括了目前翻译课堂教学的现状:长期以来,在大多数翻译课堂上,仍旧是以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进行翻译技能的训练,按部就班地从词法到句法,从习语到修辞,或者介绍翻译的要求和标准,或是进行汉英句子结构的对比,或是配以例证一一讲解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或是从报刊杂志名家作品中摘录一些句子段落供练习,然后给出译文(材料的选择多具随意性,且带有教师个人喜好的倾向)。课堂教学死板,师生缺乏互动确实是翻译课堂教学的通病。传统的翻译教学片面强调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作用,把学生物化为可以灌注的容器、可以编程的计算机。陈教授指出,人们所要探讨改进的是其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3]到底翻译课堂教学能否像听说课程一样“活”起来呢?虽不敢保证,但值得尝试。
关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意见。李长栓(2006)提倡在翻译教学中要求学生撰写翻译笔记。[4]申连云(2006)认为提高翻译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是阅读——大量的阅读,辅之以写作和翻译练习。翻译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两种语言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上。[5]陈葵阳(2005)在反思传统的翻译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观点为理论依据,探讨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课堂教学应包含的教学新理念,提出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译”中学习技能,体验规则,积累经验,建构知识,形成能力。[3]陈宏薇(2006)在《中国翻译》杂志上介绍了道格罗斯?罗宾逊的以人为本的翻译思想,对我们的翻译教学也有借鉴意义。罗宾逊认为,教师应和学员一起营造以学员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教师并非一切知识的源泉,而是与学员一起实践的学习者,学员学习体验的指导者;学员并非知识或技能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产出者,因此,他们和教师一样,也是教师。他提出学员最好在小组讨论中学习,听教师讲的学习效果不如自己边做边学好。讨论的内容和方式应丰富多彩。不设预期目标,人人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应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且让学员自由、反复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让每位学员将自己的经验融入这种学习中。[6]